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毛毛哥”尝鲜记
提起“毛毛哥”,不要以为他姓毛,或者脾气很差,动不动就冒火。相反他性格温和,一点也不毛躁,是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地质录井分公司有口皆碑的“老党员”、“老好人”。
“毛毛哥”真名董剑杰,因乳名叫“毛毛”,就被人叫了半辈子的“毛毛哥”。“毛毛哥”的大名我常听人说起,奇怪的是,我调到地质录井研究所几年了,在绵阳办公室见到他的次数屈指可数,他去哪儿了呢?后来才知道“毛毛哥”“尝鲜”去了。
“老党员”尝鲜
原来“毛毛哥”是地质录井研究所技术开发室长期跑一线的特殊录井操作员。2001年由于公司重组整合,“毛毛哥”不得不从自贡来到绵阳工作,虽然单位在绵阳,可是他的家仍在自贡。年近五旬的他,在野外摸爬滚打三十年,仍然战斗在一线,更别说照顾到家了,一次“毛毛嫂”忍不住抱怨:“在野外干了几十年,怎么还老往野外跑呢?”毛毛哥一脸严肃地回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吃上这碗饭,要干就干好!更何况野外也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
一席话说得“毛毛嫂”无言了,她被“毛毛哥”尽职尽责的正气震撼住了,“毛毛嫂”深知他的性格,只好用行动默默地支持。
“毛毛哥”在技术开发室工作十年了,见证了地质录井研究所的成长,也见证了特殊录井的发展。目前被人熟知的XRF元素录井、XRD矿物录井、核磁录井、离子色谱等等,当时放在七、八年前还是“新技术”、“新玩意”。公司刚刚引入“新技术”时,人手不足,录井研究所领导找到党员“毛毛哥”,想让他来学习应用,第一个“尝鲜”,同时给他讲了会遇到的难题。“毛毛哥”学历不高,深知学习XRF、XRD新技术的难度,可倔强的他一口答应了。通过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自己摸索学习。功夫不怕有心人,“毛毛哥”渐渐掌握了新技术,应用自如,真正地成为了“尝鲜”第一人。
“老野外”尝鲜
学到就要用到,几年来,“毛毛哥”不仅自己长年奔走在元坝气田、川西海相野外录井现场,而且还在应用过程中“传、帮、带”,培养了一大批现场操作应用解释人员。目前XRF、XRD新技术这两项特殊录井技术已深入人心,被广泛应用,正在川南页岩气、彭州气田大开发中建功立业,这其中就少不了“毛毛哥们”的推广功劳。
2016年,永川-威远页岩气大开发,公司引入岩屑伽马技术,“毛毛哥”再次“尝鲜”,在永页3-1HF井首次应用。仪器厂家技术人员来到现场,看“毛毛哥”年龄大,担心他学得慢,结果“毛毛哥”不到一天时间就学会了。技术是学会了,可真正在现场应用,可不是那么简单。当时特殊录井仪器操作间,放满了地化仪、元素录井仪、XRD仪器等几台仪器。岩屑伽马仪一开机,就会严重干扰元素录井仪。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录取,“毛毛哥”迫不得已在离井场近1公里的老乡家租了一间房,把共达100多公斤的岩屑伽马仪及其随件,一件件扛到老乡家。从此,“毛毛哥”每天步行近20分钟,天未亮,早早赶到井场,用岩屑袋装上样品,又要步行近20分钟把头天晚上的岩屑样品带到老乡家工作。11月的荣昌地区,时常下起小雨,“毛毛哥”怕雨淋湿了样品,一手打伞,一手提岩屑,脚踏着泥泞不堪的小路,把一包包样品拎回去。就这样,通过“毛毛哥”的精准操作,永页3-1HF井详细记录该井斜+水平段共2000余个样品数据,建立的岩屑伽马曲线与定向随钻伽马曲线特征高度吻合,证明了岩屑伽马对现场卡层、取心、地质导向都有积极作用。
“老小伙”尝鲜
时至今日,XRF、XRD等新技术大规模应用,已经成了钻井地质设计的标配,公司、研究所领导也在为其它新技术开发应用费心尽力。在接下来引进的的半渗透膜气体检测技术、岩心扫描等等新技术,“毛毛哥”一个也没落下,都是第一个“尝鲜”。
算算近10年,经“毛毛哥”尝鲜过的特殊录井技术也近10余项了,老党员“毛毛哥”默默地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倾注在了公司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上。新技术不止,“毛毛哥”就尝鲜不止。这不,即将迎来49岁生日的“毛毛哥”正像年轻小伙子一样奋斗在录井一线,铆足劲为工程公司全力打好扭亏为赢翻身仗作战呢!(中国石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