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1|回复: 22

[转贴] 倘若行囊无欠缺

发表于 2017-2-25 08:30: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圣光

     去年秋天,与妻到青海、甘南旅行。临行前,多方讨教,于是,行囊中有了充分的储备:大西北寒流来得早,妻放进了羊绒衫、羽绒服、厚外套;高原气候变化无常,放进了雨伞雨具;妻有高原反应,我去中药店买了红景天;害怕吃不惯膻腥,便预备了榨菜、面包……还没出发呢,行囊已装得满满当当。


    背起沉重的行囊,上路,开始旅程。


    途中,我与妻哂笑:咱这不是旅游,是负重拉练。妻笑答:现在背着重,用的时候没准备可就抓瞎了。


    一路上,青海湖、塔尔寺、扎尕那、则岔石林、郎木寺……车行处,云淡风轻、幡舞号鸣;过眼望,山奇路折、草木葱茏,自是一趟朝圣养心之旅。而行囊中的物件,增增减减,各自有了用场:占地方最多的御寒衣物,大多成了负担:虽是气温清冷,但有一件厚衣物足矣,羊绒衫、羽绒服纯属多余,且背着太重,又不能丢弃,每晚到了宾馆整理行囊都要对着它们长叹一声。青海湖遇雨,撑一把雨伞,相伴而行,自有一番别样情趣。红景天派上了大用场,每天泡水饮用,不仅妻没有了高原反应,在郎木寺那个雨夜,送给一位高原反应强烈的旅伴,还真是救了急,倒后悔带少了;至于不起眼的面包榨菜,一路上成了好东西。倒是那对京城来的旅伴,感觉自己带了钱,便可不愁餐饮,轻装而行,却因为高价买来的饭食不合口味,大遭其罪。


    吃掉行囊中不太占地方的饭食,却增添了另外的负重。那天在扎尕那,从清澈的溪流中看到一块石头,清白相间,出水芙蓉,煞是喜爱,便毫不犹豫装进行囊,背着这块三四斤重的石头一路上山。欣赏之余,对妻自嘲:我犯了一个山里人的大忌——背着石头上山。妻笑笑:只要喜欢,就不觉得重。想想也是,一路走来,囊中之物或多余、或应急、或必须、或欠缺,形形色色,伴随行程,或添或减,倒让人慨叹:这旅行中的行囊可不就是人生中的负重!


    旅行归来,清理行囊,厚重而没派上用场的衣物挂进衣柜,捡来的石头摆上书橱。妻总结:这不就和过日子一样,谁知道会用到什么!好多东西可不能觉得没有用就不准备。万一用到呢?


    看看清空的行囊,若有所思:人生便是一次漫长的旅行,倘若行囊无欠缺,同样也会用时恨少,闲时怨多。行程漫漫,倒也应当备而无患,适时更新。只是这“备”与“更新”,却要自斟酌,凭智慧。真真是用时不易,备时也难。


    于是,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13:12:37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精彩分享,向敬业的您学习看齐,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15:45:27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15:45:36 | 查看全部
前来学习前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15:45:47 | 查看全部
支持专页支持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15:45:58 | 查看全部
问好老师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15:46:0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19:33:0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19:33:0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19:33:21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赵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