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0|回复: 12

关注过劳死 健康工作两不误

发表于 2017-2-25 14:20: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7年两会:关注过劳死 健康工作两不误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说道,年轻人不要总熬夜。现实生活中,职场人真的喜欢熬夜吗?大多数属于生计所迫,职场压力巨大,不得不为之。有些地方政府对公务人员也提出“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的口号,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感到压力巨大。
    近几年来,侵害劳动者身心健康的事件频现报端:福州某知名公司一位年轻员工因过劳而发病毒性心肌炎意外死亡;奥美中国北京分公司一名年轻员工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年仅24岁。事发前一周,该名员工已有身体不适,内部人士透露,他去世时已连续加班一个月,每天23点以后下班,去世后,工作QQ还一直亮着。安徽小伙李哲高温下加班12小时死亡,生前多次预言自己会“累死”;富士康连续跳楼事件等。李开复患癌症的消息在微博上传开后,很多人都感叹生命无常,表示自己最最应该珍惜的就是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其他。
   这些年轻员工猝死事件,一次次进入公众视野,引起社会对劳动者身心健康的高度关注。正如李开复所说,在癌症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要等真的遭遇了不幸,才有这样的感慨。毕竟,大多数普通人还没有像李开复那样的物质财富来给自己治病提供更多的选择,所以珍惜自己的身体,把健康摆在第一位,是李开复患癌后社会争论传达的真正意图。
   在我们这个以辛苦付出为美德的国家里,加班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拼命三郎”似乎成为被正面宣传、赞美的,好像越是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不懂得休息和珍惜自己身体的人,只顾忙工作的人,越受到这个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媒体的认可。其实,一个不懂得珍惜自己身体和健康的人,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懂得呵护的人,我们似乎也不能指望他去关爱关心别人。
   企业、社会应关心劳动者的工作、生产、生活,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方式。
   一是要贯彻《劳动法》,严格控制加班。近年来,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无休止的加班不仅威胁着中国生产一线上劳作的普通职工,还呈现出逐渐向高科技领域、“白领”阶层蔓延的趋势。有权威机构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存在员工经常加班的现象。我国职场人仅三成能享受带薪休假,全世界最少。《生命时报》一项调查也显示,所有受访白领中,仅12.28%的人认为自己完全健康,超过四成人觉得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调查显示,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患精神障碍疾病,患抑郁障碍的人群或高达6100万,且绝大多数从未就诊。此外,中国的自杀人数目前排在世界首位。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计显示,全球每天有3000人自杀,而中国每年有11万左右的自杀者,多处于青壮年。企业应自觉的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劳动者的休息权等合法权益,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要视劳动者为合作伙伴,而非创造利润的工具。
   二是企业要加强健康教育,营造和谐、温暖的文化氛围。企业要教育劳动者,劳逸结合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还应在工作压力面前积极自我调节,切勿讳疾忌医。工作之余多关注自己的情绪,有意识地进行调节,比如休闲娱乐、休假等。觉得比较重了、自己调整不过来的话,应找专业人员、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让他们提供一些建议。还要建立员工帮扶机制,切实的解决员工情感、家庭、工作等诸多方面的困惑,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趣。有条件的企业要定期组织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举办身心健康讲座,早发现、早治疗,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
   三是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劳动者虽然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平时最容易忽略的同样还是自身的健康。一些人明知自己亚健康,却拿“很多人都这样”聊以自慰,总认为能够正常的说笑、行走、吃饭、睡觉这就是健康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劳动者在工作中要注意调整节奏,适当休息放松,不要长期熬夜,避免过度劳累。有些潜在的疾病正在悄然间侵蚀着我们的身体,而往往当我们预感到的时候可能却已经来不及了,病魔就如同吸血虫一样一点一点地吞噬着我们的健康。保证每天6-7小时睡眠、半小时散步,每周至少有一天脱离工作到户外放松精神,都是简单易行的预防方式。政府卫生等部门要加强企业员工身心健康的指导。
   四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劳动者后顾之忧。当代年轻人之所以“用青春赌明天”,甚至拿健康换高薪、换所谓的幸福,往往源于他们对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不确定以及对现实生活成本的担忧。然而超负荷、高代价地“勤劳”,终将导致只有“过劳”而没有“幸福”。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大辖区内企业贯彻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监督、监察。对在和谐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有突出成绩的要大力表彰,奖的“心动”。对侵害劳动者身心健康权益的行为要给予曝光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加大处罚力度,罚的“心痛”。
   五是工会组织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缓解职场压力。企业工会要建立、健全工资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休息权等合法权益,监督企业行为,防止出现加“辛”不加“薪”、无偿加班、频繁加班等现象。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同时,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陶冶职工情操,可以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参观、写生等,开展员工健康操锻炼活动,要把职工从繁琐压抑的职场中有计划地解脱出来,帮助他们“减压”、“输氧”,让他们走出亚健康,活出快乐、活出自信、活出健康。(涂怀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17:35:34 | 查看全部
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17:40:13 | 查看全部
这个确实需要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19:28:23 | 查看全部
现在我们基层员工根本实现不了周日休息。我从春节到现在还没有休息一天呢,我都筋疲力尽了,可领导还是让我继续在本职岗位上撸起袖子加油干,说实话我是人,不是机器,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又有什么办法来摆脱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20:55:25 | 查看全部
一是要贯彻《劳动法》,严格控制加班。不行,这在企业班组很难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5 21:59:38 | 查看全部
怀军提出了一个严俊的问题,真的需要注意,给予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9:23:49 | 查看全部

回 5楼(蓝鹰) 的帖子

年轻人的职场压力更大,他们面临着职场竞争的压力、买房、子女上学、赡养父母的压力等等,过劳死年轻化趋势不容轻视。法律必须有保障,社会保障也必须要跟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6 09:48:14 | 查看全部
职场压力确实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7 08:02:02 | 查看全部
健康工作两不误,最好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7 09:56:17 | 查看全部
健康最重要!问好涂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