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校长像个隐居的修道士
大隐隐于市,斯坦福大学校长似乎是隐居在校园里的一个修道士,这从他的办公所在地就可以看出一斑。
斯坦福的行政办公楼在什么地方?不要说一般的游客或者短期访问的学者不知道,就是在那里读书多年的学生绝大多数也不清楚。我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才发现学校领导是在哪里办公的。
美国黑人国务卿赖斯在出任小布什总统的国务卿之前,是该校政治系教授,兼任大学的教务长。那时,我多次见她进出教堂后面的一个偏室,心里好奇,一问学校的老教授,才知道那里就是学校领导办公的地方。门口也没有挂任何“校长办公室”的牌子,也不见人员熙攘,没有迎来送往的,一天到晚只见里边的灯亮着,有人在静静地办公。
斯坦福大学校长办公之处神秘、静谧、低调。这和办公建筑属于教堂附属建筑有一定关系,因为教堂每个礼拜都举行宗教活动,整个气氛庄严肃穆。斯坦福大学的教堂恢弘华丽,建筑美轮美奂,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参观,而教堂后边则人迹罕至,加上树木葱郁,所以显得格外静谧。与紧连的高大教堂相比,校长办公的楼房只是低矮的平房。不知就里的局外人很可能认为,在这间房子里工作的人是神职人员。
我到过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以及国内几十所大学,每间大学都有自己独立的行政大楼,它们大都是大学最精心打造的建筑,大楼的园艺也通常做得最好,一般都坐落在学校最引人瞩目的地方。大楼里边装饰考究,门牌精致,往往也是学校里最热闹的地方。斯坦福大学校长所在地全然不见这样的情景,十分清静,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大学管理的特点。
校长从不做面子上的应酬
说斯坦福校长像校园里的“隐士”,不仅他的办公地方像,他的行为更像。除了毕业典礼和开学迎新外,一年到头都几乎见不到校长的踪影。
我在大学读书和访学期间,几乎每天都浏览学校的网站,在我的印象里,从来未见关于校长活动的报道,既没有迎来送往的新闻,也没有参加各种会议的报道,更没有校长在各种场合的剪彩讲话,让人觉得这个大学在自行运作,校长是无为而治。
与大学校长个人学术兴趣无关的学术活动,不管演讲者有多牛,校长从来不单纯为了“给面子”捧场。我在2010年至2011年访学期间,参加了几乎所有该校当年的重要讲座,很多都是诺贝尔奖、菲尔兹奖获得者,校级领导也从不到场介绍嘉宾,都是有关系科的专业人士来介绍的。
亨尼斯是计算机专家,我也参加了很多计算机系的讲座,其中有“杰出计算机科学家”讲座系列,邀请者中有谷歌公司的总工程师,也从未见过亨尼斯的身影。大学校长不用考虑要给谁面子,演讲者也不会觉得来介绍的领导地位越高就越有面子,因为他们压根儿都没有这种面子观,双方都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心思。
我在那里多年,每年唯一能见到校长的机会就是毕业典礼,而且即使在这种场合校长也不是主角,主角是请来的嘉宾。校长只是做简短的发言,介绍演讲嘉宾而已。
2005年请来的嘉宾是乔布斯,那场演讲成了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两个演讲之一,单在YOUTUBE(视频网站)上就有2400万人次观看。这一点还被列为亨尼斯担任校长期间的10余项主要政绩之一。毕业典礼是大学每年最风光的事情,也是规模最大的聚会,都有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和家长参加的盛典,可是校长不是把毕业典礼看作自己出风头作秀的机会,自己并不高谈阔论,而是物色最合适的人选,让嘉宾来启发激励毕业生,使得他们人生出彩。
不配合国际上的各种排名评比
很多大学校长把在各种排行榜上的名次看得很重,因为大学排名的升降往往被看作是一个校长管理效绩的指标。因此有些大学校长组织专门团队,搜集整理数据,配合各种评比机构,以期得到一个好名次。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斯坦福大学就有两次一年两获诺奖的成就,也曾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美大学第一。可是到了90年代后期,斯坦福大学一度滑落到了全美大学排名的五六名。这时舆论压力就来了,一些师生、家长和校友怀疑斯坦福的教学质量是不是下降了,学校的管理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当时我正在那里读书,时任校长卡斯帕专门为此向全校师生作了回应。
卡斯帕校长讲,大学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是商品的物价,不应该今天涨明天降,而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大学排名的变化不是大学自身质量波动了,而是有关机构的排名标准不断在变化。斯坦福大学将不配合任何排名机构,不浪费管理资源,不提供相关的数据,大学要坚守自己的理念,走自己的道路,专心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
在我看来,正是因为卡斯帕校长没有为外来的舆论压力而乱了方寸,不跟着各种排行榜起舞,不做那些华而不实的哗众取宠的事情,才有新世纪以来该大学的骄人成就。新世纪以来,斯坦福大学有11人获得诺贝尔奖,1人获得菲尔兹奖,获奖数名列世界大学榜首。
校长忙于三件大事
大学校长肯定是全校压力最大、最忙的人,他们平时看不见、不应酬,其实是在专注于对大学发展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亨尼斯在任这16年为斯坦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业绩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为学校筹款。美国大学校长的第一能耐就是得走出校园,联系企业,开辟财源,为大学筹措资金。有钱好办事,对于大学来说更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资助大型的尖端科技研究,留住已有人才,吸引杰出人才加盟,让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来读书研究。亨尼斯校长在任期内共为大学筹集到130亿美元,平均每年的筹款金额是他前任的两倍以上。纽约的教育援助委员会公布的报告显示,近十年中有九年,斯坦福大学获得的年度捐款额超过哈佛大学,稳居美国大学获赠捐款的榜首。
在亨尼斯任校长期间,美国大学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各个大学的资金大幅度缩水,像加州大学这些名校以至于不能及时给老师发放工资,出现了拖欠老师工资的现象。特别是2008年前后那几年,斯坦福大学陷入无充足资金运作的严重经济困境。此时亨尼斯校长以身作则,率先减掉自己10%的工资,其他大学管理者纷纷仿效。
可是节流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关键还得开源。亨尼斯校长本身是研究计算机科学的,他的研究成果在企业界被广泛利用,大学所在的硅谷又是大型IT行业的云集地,所以他就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与大财团大企业联系,为大学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使得大学能够先于其他院校度过财政危机。亨尼斯与他的团队回想起这段时光时,用了“horrible(恐怖)”这个词来形容。
咱们中国人常说,“再富不能富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到了亨尼斯校长这里则成了:校长的收入可以减少,大学的管理经费也可以节俭,然而学生的奖学金则不能减少。斯坦福大学的学费每年5万美元左右,算是相当高的。但是大学每年收的学费只够每年大学运作费用的29%左右。在大学经济危机的那几年,老师不再根据通货膨胀而加薪,大学的管理经费大幅度紧缩,但是给学生的奖学金反而增加了,以确保有才华的学生都能顺利读书,而不让经济危机影响到学生的学业。
亨尼斯校长甚至还推出这样的优惠政策,给家庭收入低于10万美元的学生免除学费,而且还给家庭收入低于6万美元的家庭的学生免费提供住宿。对学生慷慨,是斯坦福大学的传统,他们日后事业成功,自然就会回报母校,这也是斯坦福能够成功渡过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
第二,净化美化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今年6月号的斯坦福校刊专门发文介绍亨尼斯校长的业绩,共列出了十余种数据说明亨尼斯的管理业绩,其中有这么几项引人注目:通过改建能源设施,使得学校的废气排放减少了60%;校园里骑自行车来上班上课的人比以前有显著的增加;学校的安德森艺术博物馆又收藏了121件珍贵的艺术品;大学的图书馆、体育馆等建筑重新改造美化;新增加了学生视觉艺术活动中心,等等。
亨尼斯校长的这些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在一个空气干净、环境优美的校园里学习工作。由此可见,他不光重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设施的增加,也着力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作为人的内在修养的培养。
亨尼斯校长在欢迎新生的讲话中,鼓励学生去解决世界性难题,其中一个想法就是减少废气排放、控制温室效应。亨尼斯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从自身做起的,并不是一个大学校长的面子话、漂亮话,说说而已。
第三,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促使交叉学科的发展。亨尼斯认为,科学探索是没有止境的,学科之间是没有边界的,特别重视推动学科之间的协作与交叉。这也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个传统,亨尼斯校长不仅延续了这个传统,而且把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然而,不同学科的学者之间存在着哲学信仰的不同,各种心理上的障碍,甚至学派上的纷争,所以跨学科人士之间的合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为了促使跨学科之间的交流,打破种种藩篱,亨尼斯校长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使得斯坦福大学内部出现了很多跨学科的项目。最大的一个跨学科项目叫“X-生命科学(Bio-X)”,其中一个研究课题是音乐系与神经科学系的合作,研究音乐在脑电中成像原理等。
斯坦福大学在推行学科间的交流有种种举措,这里我只举一个他们是如何安排学生宿舍的例子来说明。斯坦福有个专门给博士生的奖学金项目,这个项目集中了各个专业中最优秀的博士生,学校为增加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便专门安排他们住在同一宿舍一年。以让这些来自不同系科的学生,包括文学的、心理学的、物理学的、化学的、生物学的,在每天相对的环境下,相互交谈接触,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因而做出有突破性的博士论文。
顺带说一句,中国大学的学生宿舍一般都是同专业的人住在一起,这样便于管理,但不利于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思想和学术碰撞。斯坦福大学的做法,值得中国大学管理者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