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一篇名为《深圳最牛蜗居族:在不到30平方米集装箱内住7年》的新闻在网上蹿红,然而该集装箱的主人对媒体的同情毫不领情。
燕赵都市报发表曹林的文章:女主人看到门口云集的媒体连忙关上门,她说:你们媒体报道了,到时候城管来了,我们住到哪里去呢——媒体的报道可能并没有失实,他们所以害怕媒体的关注,并非怀疑媒体的善意,而是担心这种善意的关注在现实中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说说我同事采访北京唐家岭蚁族的经历。关注唐家岭的蚁族,并做了许多反映他们艰难生存状态的报道,住的房子很破,交通很麻烦,周边配套设施很不完善,寄望引起政府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可是,与集装箱蜗居的主人排斥媒体一样,唐家岭的许多蜗居者和村民也对媒体记者充满“敌意”。年前有一次我们的记者去采访他们时,走到十字路口,当地村民就指着记者的相机戳戳点点:又是记者。就是你们这帮记者,拍拍拍,把我们的房子拍没了!我们的记者说自己当时心里很发虚,低着头像逃跑一样离开了那个路口。事后他不断地问这个问题:我们的关注是错误的吗?记者这个经历的背景是,在媒体报道该地区蚁族生活后,当地政府出台了《唐家岭地区整治工作方案》,准备对该地区实施旧村整治改造,拆除非法和违章建筑,建造白领租赁公寓吸引在中关村、上地软件园等地工作的青年白领前来租住。有蚁族反映,原来生活虽艰苦,但起码租房很便宜。如果“白宫“(指白领公寓)真的建起来了,我们负担不起房租,就不得不往更远的地方搬。现在我们住在北五环外,到北京市里需要两个小时,改造后我们只得搬到北六环外,到北京3个多小时。偌大的北京城,怎么就没有我们的安身之所呢?
小蒋随想:四环路以内期房每平方米均价3万元,五环路以内均价2万多元,六环路以外均价1万多元,这就是北京当下的楼市行情。央视名嘴白岩松说,当房价超过1.5万元一平方米时,与普通百姓就没关系了。反正已然买不起,涨到3万元也好,4万元也罢,对中低收入者没区别。这话虽然丧气,却是事实。买不起房怎么办?可以租房呀。这话说得倒是轻松。如今在北京混的北漂,拿三千元左右月薪的大有人在。一居室的房子每月房租一千多元,两居室每月两千多元,拿一半月薪租房,低薪的北漂租得起吗?想花几百元租房,只能碰运气找地下室,或者成为蚁族、群租。有人说,忍受不了可以去二三线城市。这话说得多么冷酷暂且不提,单说北京要是没了月薪两三千的北漂,许多民营私企运转得下去吗?一套房子一个月的价格涨幅超过许多人十年的薪水,这就是当下的现实。房价这匹脱缰野马,已将社会正常的生产力水平远远抛在身后。政府的限价房、公租房、廉租房、白领公寓,等等,名目确实不少,但有多少人受益,不必去市场上寻找房源?居者有其屋,许多人已不奢望买房,政府能不能提供人们租得起的房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