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6年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灾难30周年纪念日。任何灾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人,往往是最悲情的角色。站在切尔诺贝利爆炸的4号核反应堆的楼顶,你只要呆上40秒,所接受的辐射量就是一生所能接受辐射量的最大值。而第一时间前往楼顶作业的清理者就有28人在1986年当年死亡,随后60万人加入清理行动……

封面图:切尔诺贝利清理工人清理3号反应堆的顶部。

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的代表作之一《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第一章节就是一名切尔诺贝利消防员妻子的讲述,有人对她说:“你要知道,那不是你的丈夫了,而是有强烈辐射、严重辐射中毒的人……你等于坐在核子反应炉旁边”。她的丈夫在爆炸发生后第一时间前往核反应堆处置,她最终眼看着丈夫在超量辐射的作用下,在几周内慢慢死去。他接受了1600伦琴的辐射,而400伦琴就能置人于死地。图为进入核爆炸现场10天之后,一名消防员的身体。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6分,曾被认为最可靠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电事故。其影响之深远,远非今天的人们可以准确预测,但事故发生之后的短时间内,那些第一时间冲到现场的消防员、士兵、志愿者,却足以被称为“拯救世界的人”。图为摄影师Igor Kostin在爆炸第一线拍摄的被炸毁的4号反应堆。因为来自脚下辐射太强,导致照片下方出现了白光条纹。
来源:腾讯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