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2|回复: 19

[转载]图话 切尔诺贝利30年:谁清理了核辐射?

发表于 2017-2-28 22:10: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6年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灾难30周年纪念日。任何灾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人,往往是最悲情的角色。站在切尔诺贝利爆炸的4号核反应堆的楼顶,你只要呆上40秒,所接受的辐射量就是一生所能接受辐射量的最大值。而第一时间前往楼顶作业的清理者就有28人在1986年当年死亡,随后60万人加入清理行动……

封面图:切尔诺贝利清理工人清理3号反应堆的顶部。

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的代表作之一《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第一章节就是一名切尔诺贝利消防员妻子的讲述,有人对她说:“你要知道,那不是你的丈夫了,而是有强烈辐射、严重辐射中毒的人……你等于坐在核子反应炉旁边”。她的丈夫在爆炸发生后第一时间前往核反应堆处置,她最终眼看着丈夫在超量辐射的作用下,在几周内慢慢死去。他接受了1600伦琴的辐射,而400伦琴就能置人于死地。图为进入核爆炸现场10天之后,一名消防员的身体。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6分,曾被认为最可靠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电事故。其影响之深远,远非今天的人们可以准确预测,但事故发生之后的短时间内,那些第一时间冲到现场的消防员、士兵、志愿者,却足以被称为“拯救世界的人”。图为摄影师Igor Kostin在爆炸第一线拍摄的被炸毁的4号反应堆。因为来自脚下辐射太强,导致照片下方出现了白光条纹。
来源:腾讯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22:12:59 | 查看全部
4号反应堆爆炸之后,屋顶上到处散落着石墨块,石墨是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减速剂使用的。一开始,机器人被派到屋顶清理碎片,但几天之后,德国产的、日本产的、苏联为探索火星设计的机器人在高辐射下都无法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22:13:13 | 查看全部
于是,这个工作落到了人的手里。房顶的放射达到200西弗/小时,他们必须在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跑上楼顶,清理几铲子碎块,然后另外的人继续跑上来接替他们。他们因此被成为“生化机器人”。虽然辐射无法用肉眼看见和感知,但他们几乎立刻感到眼睛的刺痛、满嘴的铅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22:13:35 | 查看全部
在楼顶,你只要呆上40秒,所接受到的辐射量就是一生所能接受辐射量的最大值。苏联政府并没有为他们提供防护服,那些进入高辐射区的人员只能自己想办法。一些工人只能用几毫米厚的铅板做成围裙套在棉质工作服外,这样一来至少可以保护脊柱和骨髓。许多清理者后来死了,其中有28人在1986年当年就死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22:13:49 | 查看全部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发生后,政府数年间派出60万名工人前往灾区,负责消除核事故产生的可怕后果,他们的职责包括:清理高强度辐射的碎块、阻止核反应继续进行、防止核物质扩散、测量核电站周边辐射水平、搭建封阻4号反应堆的“石棺”,他们被统称为“Liquidators(清理者)”,他们中有士兵、消防员、飞行员、专家、工程师、核电站工作人员……图为一名“清理者”推着一辆婴儿车,车里的婴儿是在清理工作中发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22:14:05 | 查看全部
为防止核辐射粉尘更大范围地扩散,飞行员在反应堆上空进行抛洒抑尘剂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22:14:23 | 查看全部
飞行员的座椅上垫了铅板,以阻挡来自地下的辐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22:14:38 | 查看全部
参与清理工作的坦克都包上了层层铅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22:15:15 | 查看全部
从4月27日开始,当局组织军用直升机投下近2000吨碳化硼和沙子,反应堆内的链式反应终于停止。而最终直升机的总运量达5000吨。1个月后,放射性排放量才得以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最后,米格直升机将重达35吨的盖子吊放到反应堆顶部,构成一个将辐射阻隔的“石棺”。图为直升机吊着材料飞往4号反应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22:15:31 | 查看全部
很多人抱着“我要报效祖国”“我是军人”“我是共产党员”的信念去到那里。有的士兵因为年轻,还未生小孩而拒绝去,遭到羞辱和惩罚。尽管他们获得的酬劳是平常的数倍,但当有的士兵提着满箱子的钱回去,却发现妻子和孩子走了。图为反应堆爆炸后,一组“清理者”站成一排,准备前往具有高度放射性的核电站屋顶执行清理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