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0|回复: 1

《沐阳上学记》:在爱的陪伴下一起成长

发表于 2017-3-1 01:53: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沐阳上学记》:在爱的陪伴下一起成长
2017年02月28日18:04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秀娟

《沐阳上学记》研讨会
在儿童文学作家里,萧萍在艺术上的探索性一直非常鲜明。小说新作《沐阳上学记》出版后,以新鲜的当下儿童生活、新颖的表达形式受到读者喜爱,入选“2016年桂冠童书”、2016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2月27日,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浙江文艺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主办“《沐阳上学记》研讨会”,邀请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出版家共同探讨该书在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方面的价值,探讨儿童文学如何更好地陪伴童年,在儿童成长中发挥引领作用。中国作协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高洪波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对儿童文学作家来说,以自己的孩子为“窗口”,切近地观察、参与当下儿童生活,经常能催生既有生活温度又有思想深度的佳作。萧萍在《儿童时代》写了8年专栏,以文学的方式记录儿子对世界的独特认知,从自己家庭的个案辐射到儿童成长的整体环境,表达母亲、作家、教师多种角色下对儿童成长的观察与思考。《沐阳上学记》以萧萍长期观察和积累为基础,塑造了“沐阳”这样一个既有原型又具有典型性的当代儿童形象,也为当代教育和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个可供讨论的“切片”。

《沐阳上学记》封面
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沐阳上学记》成功塑造了一对现代家庭的母子形象,基于真实生活,却不囿于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生活,它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满腔的爱意,更是一个儿童作家对所有孩子的关怀与期盼,“沐阳”的快乐和苦恼是当下儿童生活鲜活生动的表现,是属于这一代孩子的独特体验。
对萧萍的艺术探索和教育理念,大家给予充分肯定。《沐阳上学记》在文本结构上大胆创新,以戏剧色彩强烈的童诗、儿童视角的讲述和母亲角度补充构成互文,在儿童小说中尝试“复调”的表达,为读者认识儿童世界提供了多种入口,这种小说文体上的开拓性值得鼓励。同时,作者以及小说中的“妈妈”都非常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失败、困惑和苦恼,平等地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共同成长,体现出一种开放的、现代的教育理念。
金波、海飞、聂震宁、张之路、李朝全、梅子涵、徐德霞、汤锐、班马、陈晖、刘颋、郑重等参加研讨。会议由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王泉根主持。

《沐阳上学记》作者萧萍
(摄影:超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30 23:51:49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