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浙江台州石油分公司 黄文君
第一次接触“岭南”,是在苏轼的《惠州一绝》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初读此诗,便在心中埋下了念想。再到后来曹松的“游子马前芳草合,鹧鸪啼歇又南飞。”美景与美食共存,这该是怎样的人间佳境!于是,澎湃于心深入岭南的愿望愈发迫切了。
终于,我怀揣着这份念想来到了广州,而岭南,便如同一幅水墨丹青画,在我面前徐徐展开。岭南三系文化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其中广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主体。而广州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文化交融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身处广州,与这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亲密接触,让我如痴如醉,而当初模糊的岭南印象,逐渐清晰起来。
岭南印象,化作那排列成行梳式布局的广府村落,那紧密别致的客家围屋,那中西合璧的竹筒楼,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周末与朋友两三,畅游小洲村,只见村中河流蜿蜒交错,河边房屋错落有致,青砖素瓦,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麻石铺就的街巷尽头祠堂肃穆宁静,周围丛木青翠,绿叶掩映,只觉灵魂在此升华,心灵得以洗涤。
岭南印象,化作活泼的孩童,躲藏在三月的雨里。这岭南的雨,颇有一番特色。岭南挥雨,豪壮似英雄,轰轰烈烈,从不拖泥带水,只见大雨倾盆,雨珠豆大一般,翻滚在地形成朵朵雨花,街上行人欢呼着,奔跑着,好不热闹。在岭南,雨靴不可少,彼时撑把伞,欢腾于雨中,虽不免湿了衣衫,但却心生欢喜。
岭南印象,化作五彩瓜果,渗透在让人垂涎欲滴的果香里。来到岭南,发现除了圆润晶透的荔枝,还有数不尽的热带水果。木瓜、菠萝蜜、龙眼、黄皮、杨桃… … 五彩斑斓,芳香四溢。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给予了广州人丰富的水果盛宴,而勤劳的广东人,并不满足于自然的馈赠,他们用智慧和双手,将岭南之美酝酿于那盅鲜美靓汤之中。广州人善煲汤,都说无汤不上席,无汤不成宴。老火靓汤,随处可见。煲汤也很有讲究,汤罐一定选用陶瓷质地,将汤料与适量水加入陶罐,武火烧沸,文火慢炖,一锅鲜汤便出炉了。广州天气湿热,因而广州人以汤食疗,既养生又美味。在广州,最爱的一道汤要数“三及第”了。“三及第”,原为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头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而清朝状元林召棠将猪肝、瘦肉、猪肚子三种食材比作三及第,广州人以此三种食材炖汤,则为“三及第汤”。“三及第汤”味道鲜美,细腻爽口,每每喝上,滋润入心。
如今离开广州已近一年,但岭南之美,仍会在梦中唤醒我。等到春来,我一定重游故地,诉尽相思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