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市干休所大院里,现有离退休老干部45人,他们大多数已经年过九旬。其中,有五位姐妹花,她们大都经历过疾病缠身,但都热爱生活,拥有阳光心态,感染了身边老年朋友。 |
窦福英现年95岁,1947年与文登天福山起义领导人、红军时期省级老干部张修己相识结婚,家庭幸福。1991年春天,她患癌症晚期,在北京医院做了大手术,胃大部分切除,肝左叶切除,肠胰腺也切了一部分。第二天,因肠梗阻又上了手术台。有人对她说“再开刀怕下不了手术台”,她马上说:“我不怕死,宁可做死,也不能吓死”。手术又做了四个小时,全身插了不少管子,输养引流。 |
出院后,回家躺了两个月,她对孩子说:“常躺着就瘫痪了,我不怕苦,要下床走走”。在市区办事,不坐车,一天走十多公里;在家洗衣做饭,又在房前屋后种菜养花,在山上种瓜种豆。不怕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帮她战胜了癌症,至今天天看书报,散步健身,生活自理,全家快乐幸福。 |
刘方明现年90岁,父母当年同周恩来一起到法国留学,父亲是清华大学教授,母亲是全国妇女干校校长,五个兄妹都是大学生。她先在南开大学读书,又在华北局党校学习,先后在华北人民大学、中央党校、新疆美术公司等单位工作。 |
1981年离休后,同老伴到烟台干休所休养。她仍坚持学习,上了二十年老年大学,学书法、学绘画、学电脑、学烹饪、学摄影……天天读书报,听新闻,写笔记。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她写了四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她经常与100多位老朋友写信交流,三年写了几万字的回忆录。她学出了健康,学出了快乐,学出了幸福,并被评为区先进党员、全市先进老干部,荣获各种奖励30多次。 |
高玉香现年91岁,先做了两年教育工作,后做会计工作,55岁从市交通局离休。她工作时患多种疾病,经常吃药,躺着难受;离休后,常在家洗衣做饭干家务,又在自家的小院养了十多盆鲜花,种了多种蔬菜,天天忙浇水施肥锄地,看着自养的鲜花,大饱眼福;吃着自种的蔬菜,无污染营养全,大饱口福。三个儿女都很孝顺,常回家看老人,送衣送物送保健品。她现在天天忙劳动,已有三年不吃药,老病好了,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越老越有福。 |
孙玉英现年91岁,先做教育工作,1985年从滨州化工厂离休,同老伴来烟台休养。她工作时,因心脏病严重,三次住院抢救,离休后又病倒了两次。后来知道了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贵在坚持,便参加了门球队,一气打了30多年,并任门球队长,既管好球场,又组织比赛。不比赛时就自己打球,越打越快乐,越打越健康。许多球友都认为打门球有“三乐三好”:一是自打自乐,心情好;二是群打群乐,朋友好;三是常打常乐,身体好。她也深有体会地说:“要想活命,必须运动,打门球救了我的命,把老病打跑了,把身体打好了,打出了健康,我一定坚持下去,要像自家老姐一样,争取也成为健康百岁的老人”。 |
孔淑珍现年89岁,1984年从烟台汽运公司工会副主席岗位上离休,享受县处级待遇。她小时就学习父母的好品德,一生和气,尊老爱幼,见人不笑不说话,从未同老少吵过嘴、打过架,夫妻恩爱,孩子懂事听话又孝顺,全家老少只有笑声,从没有吵声。与亲邻家家都互相帮助,常走动,越走越亲。对朋友常交流,常与朋友一起散步,又经常和朋友相互登门说笑。她高兴地说:“我刚结婚时,没有房,没有新被新衣,也没吃好饭,现在是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什么都不愁,从内心感谢党和政府对老人的关爱,全社会尊老敬老,子女孝顺,晚年享大福。我一定听党的话,好好学习,保持晚节,发挥余热,永跟党走。”通讯员 吕庆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