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07|回复: 0

[维权中心] 对“山寨”维权网站也要打假

发表于 2010-3-20 16:55: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孙瑞灼
    
    近年来,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人滥用公众对维权平台的信任,利用网络监管相对薄弱、传播快速的特性,成立“山寨”维权网站,以“曝光”相要挟,让企业“花钱消灾”,从中牟取不当利益,既侵害了企业权益,又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败坏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和新闻媒体的声誉形象,已成为一大“公害”。
    
    “公器不可私用”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这种国家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只能由法定组织行使,更不能以此牟取私利。“山寨”维权网站借口协调处理消费纠纷,其实质是把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公器”私用,以非法获利。由于其缺乏法定资格,从根本上来说是违法的。
    
    虽然这些“山寨”维权网站属于违法,但要对其进行有效打击却非易事。由于相关规定的模糊,加上网络的特殊性,监管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这些“山寨”维权网站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如何认定这些网站发布的信息是否虚假侵权,谁来治理这些网站的侵权行为等,目前都还没有明确规定,从而给一些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
    
    如何打击“山寨”维权网站?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法律和政策层面进一步明确“山寨”维权网站的违法性,明确查处的责任主体,同时设立专门投诉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和企业的投诉。其次,要严格执行既定法律。“山寨”维权网站的行为,其实已违反《刑法》规定,构成敲诈勒索罪。对情节严重者,有关部门要严格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儆效尤。最后,要增强企业维权意识。这些网站之所以屡屡得逞,很大程度上与一些企业的“破财消灾”等心理有关,企业的软弱纵容了这些网站的嚣张气焰。因此,企业遇到类似情况,应当勇敢地站出来,进行举报,从而让“山寨”维权网站成为过街老鼠,形成人人喊打的局面。

来源:新民晚报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1河北十农民驱车万里玉树救灾.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