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回复: 1

最新歼20穿上了“变形服”?隐身性能极大提升

发表于 2017-3-2 21:37: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新歼20穿上了“变形服”?隐身性能极大提升
2017年01月24日08:35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分享到:

原标题:最新歼20穿上了“变形服”?隐身性能极大提升



歼20战斗机

看似不起眼的DSI进气口鼓包,实际上融合了空气动力学、计算机模拟和复合材料加工技术。它可优化战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的进气效率,并减轻重量和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大陆军迷的确曾多次猜测歼-20的鼓包式进气道是可调节式,包括鼓包前后移动和鼓包形变等方式。但目前还没有足够清晰的照片能确凿证明上述说法。专家认为,鼓包前后移动的方式听上去较容易实现,但是势必造成鼓包与机体之间出现缝隙,而且简单的前后移动并不能让进气效率提高。

相比之下,可形变的自适应鼓包更有理论基础。此前,中国相关科研人员曾发布“一种用于自适应鼓包进气道的柔性蒙皮”论文,并申请专利。根据描述,这种“柔性蒙皮”由弹性胶膜和高弹纤维复合而成,并在“柔性蒙皮”内表面布置应变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该发明使进气道的鼓包型面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反复改变形状,从而调节进气道的喉道面积。但专家认为,该专利设想如何实现工程应用尚待观察。另外可调式DSI进气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构的复杂性和重量,这与DSI进气道设计的原有优点相悖。通常来说,DSI进气道的核心技术在于鼓包外形的设计,也就是如何通过外形的优化使其适应更大的战机飞行速度范围。

专家认为,虽然目前歼-20进气道鼓包使用“柔性蒙皮”的可能性不大,但在歼-20其他部位使用“柔性蒙皮”和“智能蒙皮”仍是可能的。在此方面,中国已有相当的技术积累。歼-20作为一款隐形战机,必然将大量传感器进行内埋和共形处理,这实际上就是“智能蒙皮”技术。根据《航空报》的报道,中航工业已在“柔性蒙皮”加工技术方面冲破壁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将其应用于歼-20应该不成问题。

(责编:邱越、闫嘉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30 23:58:02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