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3-4 06:43:58
|
查看全部
5、时政类热点
[li]关注点:如何避开时政类话题,以及重大政治事件时,避免品牌营销。不过有些是可以从祝福等角度发起话题。[/li][li]宜:祝福、无借势[/li][li]忌:借势[/li][li]
时政类话题是最敏感的,有哪些话题呢?在国内比如2015年的阅兵日,还要2016年的南海争端,以及钓鱼岛、两岸关系等等,不过还有一些国外的话题,比如XX总统竞选,政变等。
案例:
2015年阅兵日时,虹桥机场快闪活动。
我在阅兵日前有写了一篇文章《大阅兵这一天,品牌们需要立正稍息向前看!》,重点介绍在这样的时政类热点时,企业借势的角度与方法。
6、灾难类热点
[li]关注点:灾难事件重在品牌表态与行动,去掉自家品牌LOGO与产品促销,才会赢得用户,悲伤的情绪需要低调参与到救灾、救助、祈福、捐款中。[/li][li]宜:祝福、无借势[/li][li]忌:借势[/li] 在热点中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灾难类的热点,比如地震、暴雨、洪水、大火等等事故,这些天灾人祸,性命相关,所有以营销目的做借势的品牌都会受到用户的谴责,这是良心与底线,此时行动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并不是说品牌就不能结合灾难,但要看你的初心是什么,或者你的行动,还记得汶川地震,当年的王老吉(现在加多宝)捐款1个亿,之后很多人在QQ群里开始传买光王老吉,前面是品牌行动,激发了用户情绪,才会产生后面的用户行动。
但是,如果在灾难面前,你进行产品促销,却没有付诸行动,这种“硬借势”显然是笨拙的,不受待见是自然。
案例:
2014年3月8日马航失联,江南春在微博发了一条永安保险的借势广告,随后删除。(相关文章《一起祈福 | 写给MH370,再谈营销底线》)
[/l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