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75|回复: 0

“蓝领”竞风流

发表于 2010-3-21 17:10: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蓝领”竞风流
—— 写在鄂钢开展技师拜师学艺活动一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董建华 曹月萍 通讯员 陈雄波


去年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时节,鄂钢启动了技师拜师学艺活动。

又是一度春风暖,“蓝领精英”竞技忙。300多名工人技师辛劳的身影,活跃在各条战线上,为钢城增姿增彩。



借脑引智  搭建平台
高技能人才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鄂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近年来鄂钢在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上加快了步伐,但随着第三次创业的深入推进、“三三四五”工程的全面铺开,人才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鄂钢发展的“短板”。

“开展技师拜师学艺活动,是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现场实际难题的需要。”鄂钢党委副书记、技师拜师学艺活动领导小组组组长黄鸣告诉记者:“与武钢联合重组后,我们充分借助集团在人才、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优势,在两钢搭建起一座技能人才相互学习交流、切磋技艺的桥梁,促进两钢文化融合,实现互惠共赢。”

于是,在两钢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鄂钢技师拜师学艺活动应运而生。

武钢集团的“工人科技园”犹如一个巨型“人才宝库”,拥有“工人发明家”刘渝兴,全国劳模、国务院特殊紧贴获得者刘幼生和曾庆崧等一大批高技能专家,他们的科技发明不但全国知名,甚至被“反转让”到国外。鄂钢搭建平台,“借脑引智”,组织技师和高级技师与集团的高技能专家结对子,学习武钢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学习高、精、尖的技能,藉以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鄂钢培训中心主任汪中汝说,“技师是生产中的‘领头羊’,我们开展拜师学艺活动,就是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火车头’优势,带领职工共同提高业务技能,增强现场解决难题的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工人队伍,以适应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


分级推进  再上层楼
鄂钢技师拜师学艺活动启动后,各单位也分别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推进实施计划。转炉厂以分管厂长牵头,设备科、技术科、劳资科等相关科室积极参与,全面协调、指导技师开展课题攻关活动,明确各个阶段任务和目标;焦化厂举全厂之力,发动各工段和班组深入推动拜师学艺活动的开展;棒材、烧结、冷轧薄板厂等单位也制定了相应的活动实施方案和活动管理细则。技师拜师学艺活动在鄂钢上下红红火火地全面铺开。

紧接着,各相关单位成立专班,结合各自生产工艺、设备、质量、效益、安全等实际情况,共征集和上报攻关课题129项。课题征集完成后,经鄂钢专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专家组和技术部门审核,最终确定了首批技师拜师学艺35项攻关课题,涉及炼铁、焦化、转炉、棒材等11家单位,涵盖维修电工、转炉炼钢工、轧钢工等10个工种。在集团公司工会、技师协会的帮助下,鄂钢35名技师带着攻关课题向武钢20名专家向拜师学艺,并签订了《技师拜师学艺协议书》。《中国冶金报》、《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在业界传为佳话。

在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两钢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不断提升技师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鄂钢利用“技师讲坛”这一平台,先后邀请武钢高级技师巴尚忠、专家肖绍鸿就“如何当好一名技师”、“创造先进操作法”等为主题举办知识讲座,组织学员赴武钢工人科技园和武钢博物馆参观学习,与指导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选送优秀技师参加由中钢协主办的“钢铁行业技师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为扮演好“导师”这一角色,圆满完成课题攻关任务,集团公司高技能专家通过电话、网络、来鄂钢现场指导等形式,对“徒弟们”进行指导和帮助。武钢技师协会会长刘幼生、冷轧厂高级技师曹雁来等一行先后两次到鄂钢冷轧薄板厂进行现场指导,薄板厂技师们的攻关课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刘幼生一行还两赴鄂钢焦化厂,指导技师学员的学习、攻关、成果演示、验收等活动。武钢炼钢总厂高级技师曾庆崧利用指导鄂钢新转炉开炉的机会,对技师学员言传身教。

记者在技师学员手册上看到,学习计划、课题内容、阶段目标、师徒互动、年中和年末总结等栏目填写得一清二楚,有的学员将自学笔记、课题进展情况及与老师的交流谈话记录了几大本,勤学苦练的足迹可圈可点。

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由于武钢高技能专家们历经多年实践,对于做好企业文化的传承、业务技能的传授,有着深刻体会,根据徒弟的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培养,热情接受咨询和请教,把自己精湛的技术和绝活毫无保留地加以传授,定期给予评价,带动徒弟快速成长。而徒弟们有了名师的传帮带,可以学到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在技术和操作环节上,少走很多弯路。他们真心诚意地珍惜每一次交流机会,如饥似渴地扑在学习上,专业技能突飞猛进。


联手攻关  硕果丰盈
技师拜师学艺犹如一朵“奇葩”,即栽即活,半年开花,一年结果,是鄂钢投资低、回报高、收效快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

经过仔细盘点和学艺成果评审认定,鄂钢首批35项攻关课题中有19项提前完成攻关任务,获得“优秀攻关项目”。

武钢专家曾庆崧与鄂钢技师潘建设、叶文清发明的“保碳出钢操作法”,在转炉厂降低消耗、改善钢水内在质量、提高洁净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中大显“威力”;武钢专家刘幼生与鄂钢高级技师李文华确立的“有机械联系的多电动机驱动系统优化”课题,为电炉厂增产、提质、降耗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个项目喜获一等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武钢专家刘幼生与鄂钢高级技师梁献携手研发的“焦炉放散自动点火装置”,对于企业节能环保大有裨益。武钢党委常委、工会主席马启龙亲自过问此事,并指示鄂钢将此项目作为技术成果转化第一例。目前,该项目已经过可研论证,正在进行设备招投标。

有的项目尽管未获奖,但对于促进企业生产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冷轧薄板厂技师林杰在武钢专家曹雁来的指导下,不断优化双机架轧制工艺,有效改进了板型质量。他发明的“反穿带操作法”,操作准确,节省时间,经推广后创效明显。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就是这一个个珠贝,串成了美丽的珠链,在鄂钢生产经营成绩单上光彩夺目地闪耀着。

在3月16日的颁奖典礼现场,一对对师徒披绶带、戴红花,走上奖台,收获硕果,一年的艰辛劳累在相视一笑中尽情释怀。此起彼伏的掌声和欢呼声,是对他们的最高奖励。

“技师拜师学艺这个平台搭得好!所谓‘艺无止境’,与徒弟多交流的过程,也是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幼生一边指着身旁的李文华、梁献两位爱徒一边说,“他们经常问得我背上直冒汗哩!要镇住他们,首先得自己充满电!”(先编一段,等实际采访后再更换。)

一年之计在于春。喜尝甜头的鄂钢人,一心将技师拜师学艺活动推向深入。围绕今年的生产经营目标、“五大攻关”项目、“十一五”技改工程达产达效等重点,鄂钢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拟推“菜单式”师徒双向选择和双导师指导机制,精挑细选攻关课题,拓宽竞技舞台,供两钢“蓝领精英”大展拳脚。

看,一对对师徒们紧握的双手,自信的笑容,来年必定又是个丰收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