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75|回复: 3

客家摇篮孕育了世界名著《牡丹亭》

发表于 2010-3-21 18:30: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图片1.jpg  

        闽粤赣三角地带是客家的摇篮。客家摇篮不仅摇出了众多优秀的客家儿女,而且,摇出了无比灿烂的客家文化。客家摇篮之南安大庾(今赣州市大余县),是在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汉人多次南迁的重要路径,也是重要的居住地。客家人占了居民的绝大多数,因此客家文化自然就是这里文化的主体。它具有客家人在生活方式、礼仪习俗、信仰崇拜、精神生活、医药保健、以及武术等方面的全部表征和内涵。南安大庾作为地处中原与岭南衔接的交通枢纽,来往人流量大。尤其是在梅关开通以后,带来了经济的发展。而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南来北往在此驻足的人流随之而带来南下的中原文化,北上的岭南文化、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甚至海外来朝贡、进行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所带来的异域文化,与作为主体的客家文化,固有的本土传统文化,都在此交汇互相融合,互相影响,形成大庾独特的,以客家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多元文化,广泛兼容包涵的文化。在这个文化的影响下,孕育诞生了璀灿的瑰宝、世界名著《牡丹亭》是很自然的事。
  明代汤显祖的名著“四梦”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等三篇都有所本,它们都是根据唐人小说改编而来的,惟有《牡丹亭》这一爱情名剧,它的故事之源一直扑朔迷离,自它诞生时起,文化界对此历来都是争论不休。江西大余退休高级讲师谢传梅,根据数年的考证研究发现,早在八百多年前的宋朝,《牡》剧故事发生地的大庾当地确实曾有多个版本女魂恋人的传说故事,有一起被宋代学者洪迈记载在他的名著《夷坚志》中。《夷坚志》所记故事与明初话本《杜丽娘暮色还魂》,以及汤显祖《牡丹亭》,在时间、人物、描写的中心内容方面,都有非常高度的相同和相似。谢传梅以汤显祖贬官所经过的客家摇篮之南安大庾,在宋代以来的史藉记载、民间流传的,当地官府小姐死后化为鬼魂,与青年相情恋故事,追溯到汤显祖《牡丹亭》戏剧的源头。论证汤显祖《牡丹亭》和它所依据的明初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其原型即在于南安大庾当地上述那些故事。的确,客家摇篮之南安大庾孕育诞生了璀灿的瑰宝、世界名著《牡丹亭》。有趣的是作为《牡丹亭》主角的杜丽娘与父亲杜宝,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中的主角柳梦梅与父亲,都是四川人,是“湖广填四川”以来,大批客家人迁居四川后,集居于四川的客家人的后代。他们是属客家人圈子的,他们的祖藉是从客家摇篮中走出来,带着一代一代往下传的客家人的特征。
    我有时间会去大余,早日把牡丹亭公园的图片发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8:36:54 | 查看全部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8:37:34 | 查看全部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8:38:18 | 查看全部
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