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汽车“喝”地沟油前景如何
背景:武汉一教授称,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按此比例,你我吃十顿饭就可能有一顿是地沟油做的。
华商报发表刘克梅的文章:对于地沟油、口水虾、毒奶粉之类的新闻,我早已被练成了一只“温水青蛙”,不急不缓地在温热的水里游弋,将恶劣环境当作风和日丽,任凭环境恶劣,我自岿然不动,假装悠然享受,反正一下子死不了。尽管这有点阿Q,也没有办法不是?只能接受熬煎!想当初,在我等心理承受力还比较弱的时候,对于这类新闻无论如何是无法忍受的,批评职能部门的行政渎职,挞伐不良商人的厚颜无耻,揭穿幕后的丑恶利益链条等等。我就是一只刚放进汤水里的青蛙,正在做一个“奋勇跳出”的动作,试图为自己制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可我发现,尽管事后有关部门口口声声要“严厉打击”,可这些打击多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措施,热闹过后,“地沟油”等卷土重来,继续变本加厉,制造更惊险恶劣的“食品炸弹”。因为相关人士早已将我们的批评当作了耳旁风,将我们的“愤怒”当作了一种“社会幼稚病”。想到了温总理的“让群众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群众对这样的承诺充满了期待。可再好的承诺,如果不能转化成为各级职能部门具体有效的执法行动和斩草除根的打击行动,我们就只能成为一只傻乎乎的“温水青蛙”,在无奈的煎熬中,等待“马克思的接见”。
小蒋随想:地沟油之所以有市场,原因在于奸商懂得了废物利用,人家还拿这当循环经济呢。看了另一篇文章,带来一些启示。地沟油其实是生物柴油的好原料,目前已有企业以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此外,城市里的饭馆,每天产生的剩菜剩饭数量惊人,为什么不能用来做有机肥料?的确,循环利用涉及成本问题,不少回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这其实与政府扶持与否有很大关系,政府的绿色环保导向不能总是停留在口头、或是在很小范围内的“形象展示”,政府应当拿出相应的资金对再生资源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应当给予更严厉的惩处。三聚氰胺之所以把许多知名奶品厂都拉下水,就是因为违规成本太低。而且,后续处理也未必严厉与严格。否则,也不会出现受害儿童赔偿不足,毒奶粉未销毁又粉墨登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