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三羊尊是青铜文物中的瑰宝
商代三羊尊,圆腹、广肩、高圈足,高52厘米,口径41厘米。属大型盛酒器。器身饰饕餮纹(现称兽面纹),双目凸起,有冷艳怪诞之感。器肩上三个羊首逼真。该器为二次铸造,即先铸好器身,在器肩上留下相应孔道,接上羊首范,然后再与器身浇铸在一起。从实物观察,还可清晰看到羊首压住了器肩上的花纹。该器是20世纪50年代收购的藏品,当时仅认为是一件后作器,作为一件资料保存。但经深入研究后,尤其是与1977年北京平谷刘家河出土的小型三羊尊比较发现,平谷三羊尊与故宫三羊尊除大小有别外,造型、装饰等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进一步确认故宫三羊尊为真器。该器有着狞厉之美,审美价值极高,是青铜文物中之瑰宝。
商代弋阝其卣(yǒu),计三件,分别为商末纣王时期二年、四年、六年所铸。三件卣均属商代长铭器,其中四祀弋阝其卣42字,器作长颈圆腹状,饰兽面纹。三件卣铭文内容保存了商代贵族祭典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
对三件卣的真伪历来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以几件器物的造型、纹饰、铭文、铸造等角度研究,器与铭均真。后来有人又提出四祀弋阝其卣为伪器、伪铭,此说不确。我们分析,该器铭文中有“文武帝乙”一词,无独有偶,1976年陕西岐山西周遗址出土的先周甲骨文内有“彝文武帝乙宗”一句,“彝”是祭祀之义,“宗”是宗庙,“帝乙”是帝辛(纣)之父,此是周人祭祀“文武帝乙”的卜辞,与四祀弋阝其卣上的“文武帝乙”的称号完全相同。可以说,再高超的作伪者也杜撰不出古人之语言。四祀弋阝其卣铭文,文通字顺,反映了先祭祀宴飨百官,最后是赏赐的程序。也有人利用现代科技方法辨别三卣的真伪,结果均确切证明了三件卣为商代真器、真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