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9|回复: 1

“父母本科以上学历”另类“拼爹”根源于势利教育观

发表于 2017-3-6 17:24: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lign=justify] 今日,有广州老友的朋友圈里面,晒出了一张图片,里面是广州某私立学校的一个电子屏,上边显示,“本校只招收父母是本科以上学历之家长”。虽然电子屏上的信息似乎有语病,但正好带出了大家的疑问,究竟这间学校,是招学生,还是招家长呢?(3月5日《广州日报》)[align=justify]  实行小班教学的私立学校教学质量不错,自然有不少家长想让孩子上个好学校;然而,“父母本科以上学历”这道人为的藩篱,将一些“不合格”的家长排斥在门槛外。这样的“有色眼镜”,显然触碰了一些家长关于权利与尊严的敏感神经;那些学历不达标的家长,被先入为主地区隔开来,不可避免会给一些家长带来失落感和挫败感。[align=justify]  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教育机构不仅对学生进行挑选,也会对家长进行“筛选”。幼儿园对家长进行面试也好,“父母本科以上学历”也罢,在教育管理者看来,教育竞争不仅是孩子之间的竞争,也是一个家庭综合实力的竞争;换言之,教育竞争不仅需要“拼孩子”,还需要“拼爹”。[align=justify]  父母的受教育状况会对孩子的成长成才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能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绝对化。激烈的教育竞争,让“拼爹”成为一种尬尴的现实;孩子们的许多作业和课外活动,都需要家长的帮助。“父母本科以上学历”能够更好地辅导孩子,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这样的“拼爹”,根源于一些学校势利的教育观。[align=justify]  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认为,势利已经开始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病症,其作为一个行为模式最大的特征,就是愿意锦上添花不愿意雪中送炭,导致资源集中在那些拥有较多资源的人手中,而对一般民众以及弱势者冷漠甚至不屑。最令人担忧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偏好,不少学校也未能免俗。[align=justify]  匮乏的优质教育资源、激烈的教育竞争,已经从根本上扭曲了一些人的是非观和价值观。“父母本科以上学历”和“掐尖子”殊途同归,就是为了立竿见影地提升办学成绩。学校对不同的学生和家长进行区分,那些更有利于学生提高成绩的家长受到青睐;那些学历状况欠佳的父母,则成为不受待见的边缘群体。当教育变得功利和势利,“父母本科以上学历”就成为一种滑稽与荒诞的事实。[align=justify]  教育作为一种纵向社会流动的渠道,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父母本科以上学历”让一些家庭的孩子失去了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背离了“有教无类”的基本原则。对于许多“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孩子们来说,教育是他们实现人生突破最大的希望所在;当教育变得功利与势利,不可避免会让他们的人生道路少一些前进的机会和上升的通道。(杨朝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15 08:58:5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