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8|回复: 1

无人驾驶大客车你敢坐吗

发表于 2017-3-7 08:36: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你像往常一样,上了一辆公交车,听到温柔的提示音:“关门请当心,请您坐稳扶好”,随着车缓缓驶离站台,可你却发现驾驶座上竟然没人,你会坐立不安吗?
这不仅是出现在科幻大片中的场景。“中国客车自主驾驶的‘弯道超车’,将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一匹黑马,可能最早实现市场化。”2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2015年8月29日,一辆无人驾驶大客车,驶入郑开大道,在其他车辆、行人正常通行的全开放道路环境下,从郑州至开封,共行驶了32.6公里,途经26个信号灯路口,顺利完成了跟车行驶、自主换道、自动辨别红绿灯通行、定点停靠等试验科目,全程无人工干预。这是世界第一辆10米长公交客车在开放道路上的无人驾驶试验。
此次上路测试的自动驾驶大客车由李德毅团队与宇通客车联合,历时3年多研发成功。李德毅告诉记者,决定该车在无人驾驶条件下安全驾驶的核心是智能驾驶系统,由感知、认知、控制和交互四大组成部分,类似驾驶员的眼睛、耳朵、大脑和小脑的功能,各个部分相互协调实现大客车的自主驾驶。
“智能驾驶的几个特点是:永不疲劳,不开小差,没有情绪,能够始终专一开车,而不像人一样,偶尔开小差或出现路怒症。”李德毅说,其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把驾驶这个认知从人脑中剥离出来,物化成一台机器,形成驾驶脑的概念,进而把驾驶行为形式化。
“无人驾驶中人与车的关系就像骑士与马,即使主人已经晕过去了,战马照样可以回家。另一方面,人一定要能合理干预智能车,实现人机协同共驾。”李德毅说,事实上,实现车内乘员和轮式机器人之间的视觉、语音、触摸、脚踏等多种自然交互形态,以及包括手机在内的交互环境与界面的设计,是智能车成功与否的关键。而驾驶脑系统可利用双驾双控总线设计提高人机交互可靠性。
目前,自动驾驶已成为全球一流汽车业新的技术至高点,而面对广阔智能汽车市场上的“饕餮大餐”,不少车企都在“磨刀霍霍”,国内外传统车企相继投入研发,如奔驰、宝马、奥迪、一汽、比亚迪等,但至今少有涉猎大客车领域。
对此,李德毅认为,目前无人驾驶小汽车成本较高,广泛进入普通家庭仍较遥远,但和私家车相比,“两客一危”和中重型货运车辆智能化需求更为迫切,各种各样的智能商用车的社会化运营比智能轿车的私人购买要早。目前从技术上来看,已具备在城市快速公交(BRT)专用道上使用的条件。
李德毅预计,智能车可望成为互联网时代继手机之后的新型网络终端设备,再加上交通设施的信息化改造和随身而行的信息化服务,包括自主驾驶汽车在内的轮式机器人产业将迎来井喷期。
“如果2025年后,大规模应用无人驾驶客车技术,那么,智能车亦或是我国智能制造2025的第一张名片,也是我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第一张名片!智能车产业给社会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影响不可低估。”李德毅说。

[/table]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table=100%,#fffff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0 07:21:39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