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回复: 1

要增效,不能少了创新这味药

发表于 2017-3-7 08:42: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发现,儿童患者占全国病患总量的20%,但儿童专用药仅占全国药物总品种数的2%,而且都是普通治疗感冒、发烧的药。这就造成了一般用药好找,稍微复杂点的药难寻的现状。”
儿童用药缺乏的现实,促使四川雅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德明代表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儿童药品研制缓解儿童用药难”的建议。实际上,儿童专用药的缺乏只是医药行业或过滥或过缺,难以实现有效供给的冰山一角。
根据《中国医药统计年报》透露,全国医药生产企业约有6000余家,市场整体呈现“供过于求”态势。“低端药竞争激烈、泛滥过剩,高端药难以研发、‘一粒难求’”,涉猎医药行业多年的刘宗利代表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医药产品供给存在严重错位。一方面,同质化产品严重过剩;另一方面,诸多需求得不到满足。”
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代表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也表示,医药行业之所以要展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根本问题是现有产业还不能完全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一些短缺药、“孤儿药”还要依靠国外供应,甚至出现了很多百姓争相从国外购买药品的现象。
“猴年春节后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了要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更好地服务惠民生稳增长。”丁列明注意到,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瞄准群众急需,加强原研药、首仿药等的研发创新,加快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病和罕见病重大药物产业化。”在他看来,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的信号就是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增加药品的有效供给。
“‘十一五’以来,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下,国内涌现出了一批创新型制药企业,在短缺药、高端药领域发力。”但丁列明认为,研发一款新药往往需要投资数十亿美元,耗时十多年之久,而成功率仅有万分之一。我国创新制药企业整体规模小、实力弱,加之目前国内医药配套政策不完善,一款新药上市后真正实现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研发和产业化时间长只是高端药短缺的一个原因。丁列明说,在过去一年里,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通过改革正加速推进新药临床申报审批的进度,但在市场准入方面还没有出现得到行业公认的有利变化,甚至出现了某些阻碍自主研发创新药物市场化的政策。这在招标、医保等方面尤为突出。
“丁列明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亚宝药业董事长任武贤代表说,“当前,药品的国家医保报销目录是在2009年制定颁布的,至今已有7年时间。在这期间研发上市的新药都没有进入报销目录。这使得人们不能及时地用上这些短缺药物。”
如何化解原料药产业过剩、竞争严重的情况?“技术创新是软肋。”四川好医生药业董事长耿福能代表建议,“将质量保证体系的可靠程度向世界最高水平看齐,带动过剩产能的解决;控制资源、能源消耗型的产业产能过剩,既要靠生产企业的理性经营和市场自律,也需要国家政策与时俱进、动态调整的引导。”
科技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0 07:22:15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