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6|回复: 22

[转贴] 惊蛰的花

发表于 2017-3-8 08:41: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山东石油分公司  薛庆儒

    惊蛰这个节气,应该是用来说虫儿的。因为照例说来此时是没有花的,至少除了几株临近水塘,得了地利而靠水先发的花之外,在惊蛰这样一个乍暖乍冷的日子里,是没有多少花的。
    查看百度,是这样描述惊蛰的。古语又谓之“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自己一直对中国的古代历法有着近乎崇拜的推崇,或许这份甚至带着丝信仰成分的推崇,源于父母、祖父母甚至更久远的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但无论如何,对这份推崇现实且科学的解释,是二十四节气这样的历法,其自身往往有着近乎神奇的准确。

    惊蛰是仲春的开始,既然如此,在初春已过的时节里,花儿们虽然未到怒放的时刻,但终究是在孕育之中了。一个个小小的花蕾,慢慢地、慢慢地,开始在灰褐色甚至黑黢黢、光秃秃的树干上鼓起,从最初时看似在树丫处隆起的一个小点、一处小包,慢慢生长成一个小小的花蕾,这样的情形原本就足够让人欣喜,尤其对于经历了一冬黄土色的北方百姓来说,那树枝上小小的隆起、小小的花苞,就是希望。那是春天的脚步,是时光在缓步前行的气息,一切的一切,都清晰无误地告诉世人,春天来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每每读到此,我都有种深深地感慨,哪个说中国的古文艰涩难懂?这样近乎白话文的解释,让读者一眼便可以知道惊蛰节气的来历。只是似乎,在这样一个雷震而惊出休眠蛰居虫子的特殊日子里,与花儿的联系并不算大。也正因为此,在对于惊蛰节气的介绍中,更让人对《吕氏春秋》中对惊蛰的解释充满向往,因为那是一个对惊蛰更加富有诗情画意的解答。《吕氏春秋》中对惊蛰的注解出奇的简单,“桃李华”。无论现代人更愿意将这三个字解释成为桃始华,还是桃与李共同华,其实一个始终未曾改变的议题就是,“华”——花开始萌发了。

    惊蛰原本是一个关注动物更多一点的节气,但在这其中暗含着的,却是对植物的关注与表达。试想没有植物的生长,那一个个原本为避冬日严寒而蛰居的虫儿们,出来干吗呢?或许这也正印证了《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古老哲理吧。当然此时此刻,还是将这些原本就有些艰涩难懂意味的古籍放下,回归自然吧。

    待到山花烂漫时,固然有“她”在丛中笑的迷人,然而在这春意萌发的初始阶段,在这花苞与花蕾正在奋力破冬的时节里,走出家门、走进自然,于一株株植物前驻足,却细细欣赏一番这惊蛰的花,这春意盎然的前夜,这正在孕育中的惊蛰的花蕾,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5:43:28 | 查看全部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5:43:34 | 查看全部
问好赵申师,女神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8:43:56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精彩分享,向敬业的您学习看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9:00:08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9:00:19 | 查看全部
赵老师转贴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9:00:36 | 查看全部
向敬业的赵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9:00:43 | 查看全部
问好老师三八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9:00:5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9 08:20:36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赵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