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3|回复: 24

[转贴] 沙糕

发表于 2017-3-8 08:42: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云南石油红河公司  杨梅

    提起蛋糕,你会想到什么呢?诱人的巧克力、可口的奶油、色彩缤纷的水果,或者是漂亮的玻璃橱窗。提起沙糕呢?四四方方古板形状、粉红色的薄纸、白花花的糯米粉,或者什么也没想到——因为你并不知道这种东西。
    说它是一封,是因为它用薄纸折叠包着,方方正正,活像一个立体的信封。此处的“封”应该是一个量词,一封信、一封家书、一封炮仗,在老家建水,当地人还有“一封狮子糕”的说法。听起来,都是老百姓细碎生活里不起眼的东西,却又显得那么认真和专注。

    包沙糕的纸,极薄,瑰丽的粉红色甚是好看。别看这只是一张薄纸,却很有讲究。据爷爷讲,以前哪有现在这种色彩鲜艳的大礼盒,走亲访友、过年过节就是用这种纸来做包装的,红纸封着的,是“礼”的味道,是喜庆年节的味道,是亲友情谊的味道。

    沙糕的封口,也是很有故事。最初的时候用糨糊,小碗盛着糨糊,用竹片一挑,往粉红纸上一蘸,轻轻一压,一封沙糕就出来了。再往后直接用透明胶带,两根五六厘米长的胶带往上一贴,方便快捷。不过我觉得两条透明胶带就像虫子一样躺在漂亮的粉红色纸上,让人看着没有食欲。不仅不美观,还不容易拆。在以前,粉红色的纸是珍贵的东西,重复利用率极高,用胶带来封口,影响粉红色纸的下次使用。大概别人也是这么想的,“胶带式”的沙糕没存在多长时间,就消失了。“糨糊式”的沙糕又重新登上舞台。

    沙糕的原料,应该是所有糕点里最平庸的了。糯米粉、白砂糖、花生油,时新点的会放一点冬瓜糖夹在中间,于是吃沙糕变成了探险,因为不知道下一口是否能咬到甜甜的冬瓜糖,孩子们甚至会来个比赛,看谁吃到的冬瓜糖最多。还有的会在沙糕外层撒上黑芝麻,星星点点,看起来便更精致些。但我更喜欢“原味”的,没有佐料,没有点缀,一口咬下去,甜而不腻、入口即化。

    沙糕在我家待遇极高,因为那是爷爷最喜欢吃的糕点。老宅子闹老鼠,为了防止沙糕被老鼠“偷袭”,爷爷想尽了办法。最后拴一根绳子在房梁上,固定一个自制的铁弯钩,再把严严实实包了几层的沙糕小心放在竹篮里,挂在铁弯钩上。篮子一晃一晃的,就像在荡秋千。“听话啊,听话就给沙糕吃。”为哄孩子们高兴,爷爷总是这么说。几个孩子都认为会荡秋千的沙糕似乎要比其他的沙糕香甜些。曾经我们尝试趁着爷爷不在家的时候做一只偷沙糕的小老鼠,可爷爷挂的高度刚好合适,就算我们搬来家里最高的凳子,也是够不着篮子,只能眼巴巴看着。到后来绳子的高度越来越低,拿沙糕变成了十分顺手的事情,却是再也听不到爷爷那句“听话啊,听话就给沙糕吃”。

    现在的西式糕点层出不穷,像沙糕这种过时的糕点渐渐没有了市场。就算偶然看到有铺子在卖,也不见了瑰丽的粉红色纸,只见沙糕方方正正躺在大盘子里,等待着客人来。售货员称了重量,用米白色的印着漂亮图案的纸袋一装,便完事了,完全没了以前的庄重。

    再过一个月就是清明了,今年去看爷爷,我还是准备和往年一样,寻觅整座城市,去买一封沙糕,郑重地拆开,就像拆一封来自家人的信,来自百味生活的信,来自悠悠岁月的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5:42:17 | 查看全部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5:42:26 | 查看全部
问好赵申师,女神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5:42:34 | 查看全部
问好赵申师,女神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8:45:17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精彩分享,向敬业的您学习看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8:53:59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8:54:11 | 查看全部
赵老师转贴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8:54:22 | 查看全部
向您学习向您看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8:54:28 | 查看全部
问好老师三八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8 18:54:3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