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一直到现在,每逢全国高考前夜,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女工蔡涛都会做同一个梦,梦见自己在高考的教室里奋笔疾书。学生时期那次人生大考因发挥失常,让蔡涛留下遗憾,无缘“大学梦”。
如今这个遗憾,蔡涛在实现自己“石油梦”的途中得到了弥补。四年前,因实力不济,蔡涛无缘上集团公司采油工技术比武的赛场;四年后,因技压群雄,蔡涛站在了中国石化业务竞赛的领奖台上。
怀抱鲜花、胸挂银牌,那一刻,蔡涛泪溢眼眶,她清晰地体会到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付出终有回报。
说起来,蔡涛与石油结缘,还源自一句不经意的问话。
那是2001年发生在从潜江开往油田客运车上的故事。一次,蔡涛的一个姐妹从外地到油田玩,乘车途中两人有说有笑。“涛,窗外那是抽油机吧,油是怎么抽上来的?”姐妹的一句问话,让蔡涛卡了壳。
当时蔡涛既尴尬又羞愧,作为一个老石油的后代,连这个问题都答不出来,怎么对得起父亲?怎么对得起“油二代”这个称呼?那一刻,她做出一个决定:要像父亲那样,踏踏实实在石油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
同年,蔡涛以劳务工的身份,来到江汉采油厂原马王庙作业区采油24队,成了一名输油工。
那段时间,每天泡在油站熟悉流程、识别阀门、研究泵体,成了蔡涛的必修课。两个月下来,站里所有管线、流程走向她都烂熟于心。蔡涛还买来《输油工》《注水泵工作原理》等技术书,一点点地“啃”、一句句地钻,遇到不懂的就记下来,第二天找师傅求解。
对于爱徒身上那股子钻劲儿,师傅洪萍曾感慨地说:“蔡涛的成功就在于坚持,她身上始终憋了那么一股子劲。”
正是凭着这股子劲,在2013年中国石化技能大赛上,她小试牛刀,获得了注水泵工项目的铜牌。
2014年年初,由于工作表现突出、技术过硬,组织上安排蔡涛担任原广华作业区采油14队高12站输油班班长,她觉得肩上的担子一下重了很多。
“学技术要敢创新,创新才能为企业增效。当班长,更应该带头创新,带头为企业降本增效。”简单质朴的话语,道出了蔡涛学习创新、奉献企业的坚定信念。
油站流程复杂,罐体多、管线多、闸门也多,在蔡涛看来,这些不会说话的铁疙瘩,都有可能成为“有利可图”的降本节支对象。
站内1号注水泵是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重要设备。泵体侧端密封压盖由于材质耐腐性差,在盐水的冲蚀下,密封面常会出现漏失、刺坏等现象。以往,每隔两个月就会更换一次,既费时又增加了材料成本。为解决这一难题,那段时间,蔡涛满脑子都是这个问题,一有空就使劲儿琢磨。
密封压盖材质不合适,可以寻找耐腐蚀的材料;密封面漏失,能不能在密封面上加装一个台阶,达到精细密封的效果呢?灵感突现,蔡涛说干就干。她找材料、画图纸、拆泵体……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耐腐材料,制作出了科学实用的密封垫子。果然,泵体部件没有再出现腐蚀、漏失和刺坏现象。别看“金点子”小,却捂住了消耗成本的“钱袋子”,仅此一项小改小革,年节约成本就逾两万元。
多年来,蔡涛用20多项合理化建议、十多个创效“金点子”,很好地践行了她的座右铭:“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工作不停,创新不止。”对于蔡涛而言,为企业创新创效,是最快乐的事。
2015年6月,参加中国石化技能大赛的机会再次降临到蔡涛面前。经过层层选拔,她入围油田备战采油工技能大赛的名单。
虽说采油、注水、输油三大油气主业工种基础知识相通,可要从技术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讲,采油工种绝对是公认的“头把交椅”。这对于输油工出身的蔡涛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她心里明白,想要拿奖牌,只有拼了!
集训期正值夏季,炎热的天气不仅加大了选手完成实操项目的难度,而且对体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增强操作稳定性,蔡涛白天都会忍着膝盖积水的疼痛多练一个小时的蹲功,实在疼得受不住,就吃两粒止疼药;为提高绘图速度和精准度,她每天晚上都要练坐功,坚持绘制十多张机械图,有时一画就到凌晨了;为熟记考题,她千方百计挤时间,清晨、午睡前、吃饭时都成了她的背书时间。
在蔡涛的左小臂上有一条十多厘米长的伤痕,那是训练时不小心留下的。大多数人训练受伤,都会想着以后如何避免,而蔡涛却见解独到:“刚开始训练时,因为动作不规范,身上受了不少伤。等我练得不受伤了,动作就自然规范了。”
短短三个月,蔡涛反复操作了一千多次实操项目,绘出一千多张机械制图,熟记一千多页考题。“三个一千”换来的是实际操作越来越稳定,动态分析越来越精准,机械制图越来越规范。
梅花香自苦寒来。2015年10月15日,凭着精湛的技艺,蔡涛摘得采油工项目比武一枚宝贵的银牌,也创下了江汉采油厂在此类大赛中采油工竞赛项目的最好成绩。
有人问蔡涛,每年高考前还会梦见自己在考试吗?蔡涛笑着回答:“会啊!不过考场是在中国石化技能大赛上,梦到的是亮闪闪的金牌!”蔡涛知道,梦的彼岸,从来都是在奋力划行中抵达。
(江汉油田 林焱 胡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