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3|回复: 3

蛟龙号”在西北印度洋发现高达253℃热液喷口

发表于 2017-3-9 15:11: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科学网


“蛟龙号”拍摄的热液喷口及机械手采样照片。

        3月8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当地时间3月4日和7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分别在西北印度洋卧蚕1号热液区和大糦热液区进行了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的第3次下潜和第4次下潜。这两次下潜都在调查区域发现了热液喷口并获取了硫化物样品。


  第3潜次在卧蚕1号区沿测线开展了精细调查和观察,观察到大面积的硫化物烟囱群,初步圈定了热液区分布范围,对热液喷口流体进行了测温(最高温度253℃),并布放了硫化物烟囱帽和生物生境实验板,对弥散流进行了溶解氧和温度测量;开展了测深侧扫微地形和环境参数测量;开展了实习潜航员主驾驶培训。共获取丰富的块状硫化物样品;含金属沉积物的短柱状插管2管;近底海水16升,其中热液羽状流8升;螺、海葵、茗荷等生物62件。

  第4潜次在大糦热液区沿测线开展了精细调查和观察,初步圈定了热液区和硫化物分布范围,对热液低温弥散流进行了测温,布放了微生物富集装置;开展了实习潜航员主驾驶培训。共获取硫化物烟囱体样品;短柱状热液沉积物插管3管,近底热液羽状流水体样品16升,盲虾7只。本潜次发现,与卧蚕1号热液区相比,大糦热液区烟囱体较大;硫化物堆积体规模较大,高度可达数十米;该区域生物优势种以盲虾和海葵为主,见少量螃蟹、茗荷、多毛类。

  航段首席科学家韩喜球认为,获取的硫化物样品对于重建该区域热液成矿作用过程,评估该区域成矿资源潜力具有重要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5 22:13:39 | 查看全部
谢谢明军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5 22:15:07 | 查看全部
谢谢明军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5 22:16:05 | 查看全部
祝您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