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两会召开期间,如何更好的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尊严成为热议的话题。关于尊严有很多种诠释,通俗的说就是脸面,笔者思路有限,就从身边的一件小事说起吧。
笔者所在的冀中能源股份邢台矿是一座大龄矿井,1968年投产,设计年产量90万吨,1978年达产,1985年实现产量翻番达到180万吨,连续25年保持在这一水平。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也打造了一代又一代奋发图强,力争有为的煤矿工人,但与此同时,杜绝公料私用和机电设备的流失却也是历届领导班子所常抓不懈的任务之一。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这项保卫任务也多了一种表现形式,那就是每当进矿的职工私家车在出矿时,都要被矿门口的保安掀起后备箱查看一番。笔者能够理解矿领导“宁可白掀千辆,绝不放过一个”的良苦用心,也由于自己没有车,从未体会过被人“掀屁股”的羞赧,但思来想去,窃以为此种做法还是和打造全国煤炭系统企业文化示范矿的目标有悖,还是早日消匿为妙。
谈何容易方显得任重而道远。“掀的是屁股,羞的是脸面”,显然这种局面的造成更大的因素是在职工本身素质的良莠不齐。所以,掀后备箱只是权宜之计,采取措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广大职工的道德素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我期待有一天,当所有自驾的矿工们能够免去排队等待检查的尴尬,愉悦自如的驶出矿区的时候,那么,强劲的企业文化、和谐的矿区、职工的尊严,必将体现的淋漓尽致。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 许保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