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用工荒”、“招工难”犹如一股强大的寒流让各地企业措手不及。各企业及时调整战略,打出:“提高工资待遇”、“包吃住”等招聘广告,但招聘摊位前依然“冷冷清清,叫好不叫座”。而到安徽电建一公司求职的却络绎不绝,不到半天就完成了招聘计划。是他们的工资高,福利好?还是另有高招、秘诀?3月24日上午笔者走进该公司承建的淮南顾桥电厂建设工地寻找答案。
“尊严”育成“梧桐树”
夏忠
笔者说明来意后,项目人力资源科长曹宗宝笑着说道:“哪有啥高招、秘诀哦!我们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在这一地区属于中上等吧!”。我半信半疑,“你们的‘梧桐树’华美、诱人?”。
“ 对,我们确实有‘梧桐树’!我陪你去现场看看我们的‘梧桐树’吧!”,曹科长戴上安全帽和我一起来到机械化工程处起重班休息室。
他指着一中年汉子和两个小伙子说:“你看看他们三人长得可像父子哈?”。
仔细一看,这三位都是国字脸,眼、眉、嘴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特别是挺拔的鼻子。父子三人在一个班组?!太罕见了!
中年汉子自报家门:“我叫方昌友,这两个是我儿子,老大,方大龙,小的方小龙”。
“我们爷三个,我在这工龄最长,我爸工龄最短,我哥第二。”方小龙得意地说。
“我和大孩子以前在南方一城市的港口干起重工,去年四月份开始港口活越来越少……”
……
在与他们父子三人的交谈中,我知道他们走进一个班组的前前后后。
方昌友带大儿子方大龙在南方打工近十年,虽说有技术,但一直无养老保险金,工资按天数,天阴下雨不干活没钱。是不折不扣的“农民工”。去年四月底没活干,方大龙失业了,而自己“出道”迟的弟弟方小龙却在安徽电建一公司生活的很滋润,上技术培训班,比武拿奖,更不可思议地是还当选职工代表,参加职代会,且提得啥议案还获得嘉奖!大龙来到弟弟这,被弟弟的“风光”吸引住了。
当时电建一公司工作量也比较少,公司没有辞退工人,没减薪,而是用来举办专业技术培训。小龙通过培训技能提高很快,技术比武拿到名次,还当选职代会代表。这些看似平常的待遇,却让大龙眼馋,想想自己在外打工多年,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却始终都是“农民工”!
安徽电建一公司在用工时“一视同仁”,没有“身份”之别,同工同薪,福利待遇一摸一样。公司搭建沟通平台,鼓励职工“参政议政”,真正体现出:职工是公司的主人,公司的发展与职工息息相关。
去年秋天,大龙通过招聘考试,和弟弟成了同事。方昌友目睹了两个儿子的工作环境后,上个月谢绝老板再三挽留,过关斩将,以第三名的考试成绩,走进起重班,父子三人成为同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