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0|回复: 0

麻城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于 2017-3-17 07:59: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短板变样板的背后 
    ——麻城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实践与思考


    本报记者 蔡志勇 沈红星 通讯员 万永庄 刘晓峰 朱光波 
[/table]
    废弃的活动板房,改造成大山深处的农民党校; 
    昔日的“空壳村”,转化成充满活力的产业强村; 
    野草过膝的社区闲置楼,变身为人气爆棚的月子中心…… 
    阳春三月,走进麻城,这些变化,温暖而细微,于无声处赢得百姓点赞。 
    “短板”变“样板”。一场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攻坚战在麻城大地展开,剑锋直指争创全省整市(县)推进基层党建示范县(市、区)。 
    转观念,聚焦主业领航——“皮与毛”的呼应 
[table=100%,#ffffff]    大别花乡,孝善麻城。 
    总量、投资、消费等核心经济指标,连续三年稳居黄冈各县市区之首。盘算“经济账”,麻城人幸福满满。 
    然而,喜悦中掺杂着阵痛。去年8月,省委通报指出,省领导在麻城暗访时,发现了基层党建存在的6个问题。 
    “这次暗访通报,既是一次问题通报,更是一次工作督办。”2016年8月22日,在全市基层党建整改推进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雪荣要求:全市各地各单位要始终绷紧从严管党治党这根弦,把抓党建作为根本的政治责任,在问题整改上真抓实干,在问责问效上动真碰硬。 
    “我们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  
    在麻城市委常委会上,麻城市委书记杨遥带头开展自我批评,“问题出在乡村,根子在市委、在我这个书记这里。” 
    连续一周,麻城全市各级党组织,掀起了一场党建思想大革命,对照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新要求,围绕“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总目标,深入开展党建问题大排查,党建履职大检讨、党建对策大讨论。通过分析研判,凝聚思想共识——“抓党建是最大政绩。” 
    政绩观的转变,带来的是乡风民心的改变。对此,龙池桥街道办事处黄狮岗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成波深有体会。 
    黄狮岗社区是两个村(社区)合并的,由于原来的两村领导各持己见,社区一栋五层大楼闲置多年;虽有城郊地利,社区却一直软弱涣散。 
    去年底,着眼“整市推进”,麻城市委组织部探索直管20个村(社区)书记,李成波被纳入其中。 
    在麻城市委组织部指导下,闲置多年的大楼补齐了各种手续,办起了麻城首家月子中心,社区每年收取50万元租金。加上其它项目,社区年集体经济收入从2万多元跃升到70多万元。村里20多个居民在月子中心就业,人均月工资3000元。 
    “党建搞好了,风气正了,人心齐了。”李成波说。去年底,社区集体出资买建材、社区党员干部义务投劳,让贫困户李庆军从潮湿阴暗的棚屋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新房。 
    从“点好面差”到全面过硬,黄狮岗社区的嬗变并非个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习近平总书记振聋发聩的言辞,鞭策着麻城各级党组织沉下心来抓党建,共同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补短板,提升堡垒指数——“破与立”的统一 

    3月13日,星期一,春雨霏霏。 
    一大早,麻城市龟山镇矮桥村党支部书记徐伟移在村部安排本周工作:“朱文书负责叶沟水库溢洪道加固施工协调,曹儒利负责垃圾治理第一季度检查……” 
    针对去年暗访时发现的村干部双休值班脱岗问题,矮桥村实行周一工作例会制度,统筹安排,支部做到工作时间不关门,午休时间不断岗,确保群众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举一反三,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改。去年9月底,市县两级成立10个调研组,对麻城398个村(社区)、187个镇直单位的党建工作进行摸底排查,共解剖发现问题537个。 
    系统谋划,精准发力,高位推进。麻城市出台1+25个办法体系,在破与立的统一中,提升党组织堡垒指数。 
    “1”就是《关于整市推进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意见》,明确“整村夯实、整镇建强、整市提升”总体思路,在全国率先树立“十个过硬”标准:思想认识过硬、履职尽责过硬、服务平台过硬、基层堡垒过硬、党员质量过硬、书记队伍过硬、村级实力过硬、保障水平过硬、考核评价过硬、问责问效过硬。 
    “25”就是针对党建难题,出台了《麻城市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方案》《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奖补资金方案》等25个子办法,精准施策,逐个击破。 
    乡乡建房,村村开工。去年以来,麻城通过整合资金5000万元以奖代补,按照“三个一批”(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升级一批)建设思路,对全市452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除完成有一套广播系统、一个党员活动室等“12个一”的“规定动作”外,每个村(社区)还要有“自选动作”,推动“村级服务阵地全提升”。 
    木子店镇细石岭村,把麻阳高速公路指挥部留下的一间废弃活动板房改造成农民党校,每季度对村里38名党员开展培训,让农民在家门口上党校。 
    阎家河镇太子庙村党支部书记洪争取,带头将自己承包的10亩荒滩租金,由每年1000元涨到6000元,在当地传为佳话。 
    为突破发展瓶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麻城探索出了“八步工作法”清“三资”,目前已认定规范合同5000多份,增效147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过5万元的村占85%。今年将采取光伏分红、财政兜底办法,确保全市452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标。 
    缺啥补啥,对症下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激活小细胞,强健大肌体,一张覆盖面广、服务力强的组织网络,在麻城大地编织而成,不仅农村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更加紧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治理能力也大大提升。 
    探新路,融合理念创品牌——血与肉的脉动 

     如何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点上有盆景、线上有美景、面上有风景?麻城作为在全省率先启动“整市(县)推进基层党建”县市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新探索?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在麻城市长蔡绪安看来,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来自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这就要求我们把党建与发展融合起来。” 
    探索“党建+发展”,麻城坚持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一批批散发着浓郁泥土气息的党建特色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当地提升文化、产业、旅游发展的“红色地标”。 
    宋埠镇彭店村,通过组织发动、党员带动、主体联动的形式,对106国道沿线种植大棚蔬菜村组农户进行集中培训,鼓励发展蔬菜种植,以党建+产业,叫响宋埠蔬菜品牌。眼下,一望无际的大棚挂满了青翠欲滴的辣椒,村民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夫子河镇黄麻坳村,结合山清水秀、传统古朴的村落特点,把村文化礼堂打造成集礼堂、群众讲堂、“五老”和谐会办公室、村史展览室为一体的村风建设基地,突出仁义孝善文化元素,发挥老党员模范作用,调解邻里纠纷、倡树文明新风,致力于打造党建+文化品牌。 
    春暖花开,黄土岗镇又迎来了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3月18日,首届“麻城花朝节”暨国际郁金香花展在这里举行,以“旅游+”的理念,重点开展郁金香花展、大别山土特产展销会、大别山区风味美食展、“十二花神”游园等8大特色活动。 
    党建永远在路上。2月24日召开的麻城市组织工作会议,吹响了“围绕五个转变,掀起整市推进基层党建新高潮”的冲锋号——从“重硬件”向“软硬并重”转变、从“重物质水平提升”向“重人员素质提升”转变、从“重补短板”向“既重补短板又重树品牌”转变、从“重农村党建”向“重全领域全行业党建”转变、从“高压推进”向“主动履责”转变。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倾,整市推进,让短板成了样板,难点成了亮点。鲜红的党旗与怒放的杜鹃交相辉映,红遍麻城。

来源:黄冈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