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1|回复: 0

凝心聚力抓脱贫 党建领航促发展

发表于 2017-3-17 08:20: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习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通过抓好党建促进脱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经验。地方组织工作要从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高度,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找准抓党建促脱贫的发力点。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关精神,南郑县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面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抓思想认识激发脱贫内动力
脱贫攻坚,不仅仅是让贫困户增加收入“富口袋”,更要让他们转变观念“富脑袋”。要营造浓厚的氛围,激励他们“立志气、卖力气”,摒弃“宁可受穷、不愿受累”的观念。
县委出台了《党建领航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培训,全县各级党组织紧紧扭住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的“责任链条”。县镇村层层夯实了包抓制度,抽派工作队员,任命第一书记,组建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将全县划分为14个作战片区,明确了县级领导总督导、部门牵头主抓的责任机制。县脱贫攻坚指挥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县政府常务会每两月召开一次分析会,县委常委会每季度听取一次脱贫工作开展情况,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政策宣讲员作用,走村入户开展宣讲,同时运用远程教育、党员微信等方式让脱贫攻坚政策家喻户晓,引导贫困群众改变被动、依赖、观望心理。在千方百计为贫困群众找门路、想办法的同时,心贴心、面对面地进行思想交流,帮助他们坚定脱贫信心。大力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贫困群众的致富愿望,让脱贫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抓基层组织增强脱贫战斗力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支部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直接联系贫困群众。“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离开了支部,精准扶贫就无从谈起。抓党建促脱贫,要建强基层组织、做好基础工作、提高干部能力,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
坚持党建与脱贫深度融合,在找准“党建”与“脱贫”的切入点、结合点、发力点上下硬功夫,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动力源泉和坚强保障。结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过硬工程建设、后进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扛好脱贫攻坚责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拓宽选人渠道,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实现基层组织全面对标,全面过硬。通过实施“领头雁”工程,“素能提升”工程,开展了支部互联、党员互帮、党组织引领等系列活动,对1320名党员致富能手落实了一对一帮扶贫困户脱贫办法,10个贫困村建立了精准脱贫党员示范基地。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原则,择优筛选“第一书记”127名,帮助引进扶贫项目176个,投入帮扶资金1160.1万元,形成了县镇村三级立体化、全方位脱贫攻坚体系。严格落实党员中心户长党员责任区制度,全县共设置党员中心户长1510名,建立党员责任区4531个,在全县搭建了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长+党员责任区的四级网格化服务平台,层层夯实党员中心户长的引领脱贫责任。开展好党员“双培双带”工作,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发展能手,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鼓励和支持贫困村党员领办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当好脱贫致富的领路人,建成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烤烟、藤编、柑橘、苗木花卉、茶叶等“一镇一业”示范镇3个、“一村一品”专业村31个,各类专业合作社(协会)132个。
抓示范引领迸发脱贫带动力
李克强总理指出,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和希望。全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建立“党建+”“互联网+”“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创农民增收新途径。
县委立足县情抓产业,各级党组织大力实施“农业倍增工程”、“全域旅游工程”,大力发展电商产业。重点壮大茶叶、生猪、蔬菜、中药材、烤烟五大主导产业和苗木花卉、林果干果等后续产业,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传统手工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全县每个贫困村有1~2个致富项目,每个贫困户有1个致富门路。全县安排资金4795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203个,带动110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奖补扶持5500户贫困户养殖牲畜1.2万头、畜禽6.1万只,种植茶叶1.5万亩、烤烟1.1万亩、蔬菜0.5万亩、中药材2.9万亩、苗木花卉0.78万亩,扶持建设旅游示范村28个。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思路,大力实施就业创业、劳动力转移和雨露计划培训,有序开展订单式和项目式转移就业;加强引导有条件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开展创业,对有创业意愿、有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给予10万元(两年)小额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扶持;鼓励县域内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全县已有123家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结对帮扶111个低收入村,吸纳1450名贫困人口就地就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全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依托民情直通工程,着力打造“互联网+传统产业+农民合作社+产业基地+脱贫攻坚”的县域电子商务模式,拉伸电商产业链条,打通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双向通道。制定《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县、镇、村三级电商体系建设,设立了电子商务专项资金,将电商扶贫纳入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范围。投资2200万元在大河坎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目前,陕西祥云谷、汉中百味网、美特佳等知名电商企业43家已入驻,共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和网店88家,触网实体企业106家,微商3000个,带动全县发展物流企业26家,建物流网点61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站20个,电商从业人员3200人,电子商务累计网络社会商品零售额达2.08亿元,其中产业园网上交易零售额超过1亿元,本地特产销售额达到5286.1万元,占比26%,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京东集团今年计划在我县贫困人口中首批招聘250名员工,其中150名正式员工、100名农村电商推广员。
抓服务功能凝聚脱贫向心力
共享发展是激发人民干事创业活力的现实需要,要求我们要着眼全体人民、普惠全体人民。县委立下愚公移山志,动员一切力量、排除一切困难,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实现一个不漏、一个不缺的全面小康。
结合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依托阵地建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民情直通车平台,平台建立以来共受理事项22340件,已办结22032件,办结率为98.7%。县委坚持人、财、物向基层、向贫困村、向后进村倾斜,截至9月底,全县共发放金融扶贫贷款7502万元,扶持小微企业63个、贷款2704万元,贫困户贷款4798万元。积极实施扶贫“十大重点工程”,争跑项目资金,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截至9月底,全县111个贫困村共争取投入各类资金1.5亿元,实施扶贫基础设施(水、电、路)等项目96个,有效改善了贫困村村居环境。积极与省国开行对接,按照每个贫困村不低于1000万元的额度,预计为建档立卡贫困村申请国家贷款13个亿,首批落实8.77亿元,重点实施52个村的433公里村组道路硬化,148个村组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及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目前,县发改局等相关部门已完成规划论证等工作,计划今年脱贫的3镇2村确定的项目正有序实施。高度重视社会扶贫工作,印发了《社会力量参与精准脱贫工作方案》,多措并举强力推动社会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组织动员247个省市县3级企事业单位包扶全县111个贫困村,组建驻村工作队111个、派驻驻村干部503名,发动10683名党员干部结对包扶2.56万户贫困户,全县社会扶贫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7500万元,其中:直接投入帮扶资金635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53个,帮助贫困户发展茶叶、中药材等脱贫产业2680亩、吸纳贫困户就业670人,资助贫困学生364人。
县委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创新理念和工作方式,“输血”与“造血”并举,“治标”与“治本”齐抓,横下一条心,找短板,下狠药,为贫困地区真正实现“改天换地”的梦想奋勇向前。“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在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中,干部执行力进一步加强,把善抓脱贫攻坚作为衡量干部的重要标准,优先提拔重用在脱贫攻坚中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干部,明确用人导向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在脱贫攻坚战中结合镇村干部坐班值班、民情直通车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现在的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村入户的多了、坐在机关纸上谈兵的少了,扑下身子办实事的多了、脱离实际搞花架子的少了,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的多了、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的少了,面对面解决问题的多了、遇事绕道踢皮球的少了,脚踏实地干工作的多了、无所事事混日子的少了,党员干部作风的新变化在基层群众中树立了新形象。基层组织力进一步优化,党员干部尤其是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在向乡村干部问计、向农牧民群众求教、向先进典型取经中走进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和群众拉家常、谋脱贫,增进理解互敬。提高了政策运用能力,让政策入脑入心,做实扶贫项目,取得扶贫实效。脱贫工作进一步精准,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精准发力,推动脱贫攻坚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做到了脱贫培训精准有效,脱贫规划要精准有方,脱贫机制精准有力。截至11月底,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驻村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达99%,全县识别确认的贫困人口2.56万户6.43万人中有3.17万人达到脱贫标准。
来源:新农村商报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