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81|回复: 1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保安)中国的“硕士保安”与美国的“保安硕士”

发表于 2010-3-25 20:11: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学历“高消费”正在上演。如今,“保安部门管理人员”也已升级到硕士学位。这不是缥缈的笑话,是生活的现实。近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公布,将在2010年浙江省部分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招收3名硕士生作“保安部门管理人员”,此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3月20日《新京报》)
        有趣的是,在这几天,在与我们相距万里的北半球,有一群保安一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3月19日中央电视台国际时讯报道,这一群保安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工作,现在正在纽约举行大规模的艺术作品展,展出的艺术精品有素描、油画、诗歌、摄影等。他们的作品深受社会各界欢迎,以至应参观者要求延长了展期。
        不过,他们不是“硕士保安”,而是“保安硕士”。据报道,这些耳濡目染深受艺术大家启迪的保安们,在工作之余勤奋创作、刻苦学习,不仅艺术成果颇丰,而且一部分人还通过考试获得了艺术学士、硕士研究生学位。由此可以推断,他们在进入大都会博物馆前,学历并不算高。他们是先当保安再成硕士,相对于中国正在招聘的“硕士保安”,当然要称其为“保安硕士”。
        这两个事例,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两个极端,本不可以比。但“硕士保安”与“保安硕士”现象联系到一起,引出的两个关于人才的老话题,却颇值得玩味儿。
        话题一:环境是人成才的关键。这是真理,也是一句老话。但又有多少地方、多少人把它铭记心间,并不遗余力地营造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呢?美国的这些“保安硕士”,是大都会博物馆良好的艺术氛围熏陶出来的,真可谓“近朱者赤”。博物馆的保安彼得说,是弗朗西斯·培根给了他很大的灵感。或许,正是无数个弗朗西斯·培根启迪出一个又一个彼得。回头看看我国的“硕士保安”事件,浙江省部分省属事业单位若真招到3名硕士生做“保安部门管理人员”,我们大胆地推测一下,再过几年,这3名硕士生是会成长真正的人才,还是会变成初中以上学历就能胜任的保安?我没有实地去过这几个省属事业单位,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单位欠缺大都会博物馆一样让人成才的环境,至少还没有专门展现保安才华的《SWIPE》杂志。因此,从环境的角度看,我不惊讶“硕士保安”现象,我担忧“硕士保安”今后的发展。
       话题二:机制是人成才的保障。这是真理,也是一句老话。可是,脱颖而出的人才机制,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总是若隐若现。有人说,“硕士保安”事件是扇向高等教育的耳光。依我看,它还是扇向人才体制机制的耳光。让硕士变成“保安”,是人才队伍的悲哀。让低学历保安变成硕士,才是时代需要的人才机制,才是时代的进步。(需要强调的,如此说来,绝没有歧视保安的意思。)但在我国,从北大才子卖肉到本科生当洗菜工、清洁工、掏粪工,“硕士保安”层出不穷,愈演愈烈,怎不令人感到不安呢?我们太需要把保安培养成硕士的体制机制,不拘一格地用人才、培养人才。其实,社会也是一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学。这所大学,就看就怎样的体制去管理,用怎样的机制去激活。



来源:奥一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15:13:44 | 查看全部
问题是无论到哪个岗位,不要出现人才浪费的现象就好了!他是小学文凭但创造了百万价值又有何不能用呢,相反一个博士去了连基本的管理都做不好,那要他也没有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