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15|回复: 0

十道“令牌”为何关不掉污染企业?

发表于 2010-3-25 20:53: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对于嘉禾县腾达金属回收有限公司和嘉禾县金珠金属有限公司的环境监察情况,记者在一份材料上看到,从建厂到生产,环保部门一直在干预,并先后10次下发相关文件和处罚决定,责令
停止生产,但是直到2009年9月,当地爆发“血铅超标”事件后,郴州市环保局第11次出手,致函嘉禾县政府,才依法彻底关闭了这两家粗铅冶炼企业。(3月24日《新京报》)

    这十道“令牌”,既有省委书记的交办信件,亦有郴州市长的督办卡,说来不能算少,规格也不算不高。然而,这两家非法企业却“屡产屡关,屡关屡产”,长期处于关而不停状态,直到2009年9月爆发“血铅超标”事件后,郴州市环保局第11次出手,才彻底关闭,实在是令人费解。

    十道“令牌”为何关不掉污染企业?表面看来,嘉禾是个贫困县,当地政府部门急于发展经济,有“好不容易来几个企业,你就不好去管”的招商引资顾虑。所以,在关停污染企业时自然底气不足,决心不大。

    其实,问题并非这么简单,关键还是政绩思维作怪。

    一个时期以来,在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GDP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于官员而言,只要经济发展快,GDP数字光鲜,就能拥有更多的升迁机会。在很多地方环保至今也未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重不重环保几乎全凭官员自觉。从趋利避害的角度来,官员不惜牺牲环境以谋求地方经济发展,也就习以为常了。

    再者,在对待污染企业上,一些地方政府原本就没打算关停,上面风声紧时,让污染企业暂时停停,风声一过,就任其生产。

    环境污染,既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威胁,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当下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改革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不再以GDP为核心,加入环保、民生等重要指标,加强干部问责制。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