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回复: 0

知识共享,要智慧不要狡诈(人民时

发表于 2017-3-17 11:32: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数字版







知识共享,要智慧不要狡诈(人民时评)
盛玉雷     来源:

  只有用更加谨慎的把关态度、更加规范的筛选机制,才能让知识流动转化成力量的源泉,而不会沦落成钓取金钱的鱼钩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时,我们会转头去网上检索,在权威的释义中理解。但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所信任的网络百科词条,可以任由某个陌生人随意编辑,真假莫辨甚至无中生有,不由得让人陷入怀疑僵局。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遭到曝光。只需付费即可杜撰发布不实词条,这一知识共享平台竟成为虚假信息的放大器。尽管稽查大队雷霆出击、涉事企业紧急声明,但业已造成的信任危机,正顺着互联网密集的毛细血管不断蔓延。

  互动百科的境况揭开了互联网知识分享业态的冰山一角。在知识问答社区知乎上,“抠脚大叔”化身“知乎女神”,诈骗网友得逞;“最有故事的男人”分饰244个角色,活跃数年才遭封停……有网友打趣,一些网上知识分享平台越来越泥沙俱下,在“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同时,也在分享着以假乱真的故事。显然,共享知识的网络业态正遭遇着几近相同的困境:无孔不入的广告植入,让这些平台越来越像路边的电线杆;日益沉重的盈利压力,使得收费发布成为不可言说的潜规则;内容生产的随意化,更是让知识分享、传播、使用链条上的很多人大失所望。一方面,我们依然相信创新的共享模式让人们醉心于知识的汪洋;但另一方面,利益架构起来的知识岛屿往往会误导人们求知的航向。

  前不久,《2016年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图》发布,指出“在中国,社交媒体持续主导消费者的时间、注意力,及对于产品和服务的信任度”。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在互联网风口飞起来的分享平台,集纳了论坛、社交、网站等多种功能,已经具备了媒体属性。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生活中一个女孩关注了一款化妆品,通常会带着兴趣在搜索引擎或者电商平台查询一下,社群内的网友评价会成为左右她购买的重要参考;反过来说,当她在网上写下自己的消费体验,又会成为下一个消费者的参考信息源。一来一往,传播力可见一斑。与传统媒体的行业规范相比,这种跨界平台尚存相当的灰色地带,一旦缺乏有效监管,就可能沦为刷好评、集赞、营销充斥的“故事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