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49|回复: 0

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掌握群众

发表于 2010-3-25 20:56: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 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中共云南省委今天在京召开纪念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继承发扬老一辈理论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架起科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桥梁,更好地用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艾思奇同志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党的理论战线的忠诚战士。他1910年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县,青年时代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37年到延安后,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马列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他始终把自己的理论追求同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为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素养,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大众哲学》等著作一版再版、影响深远,引领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回顾艾思奇同志的理论实践,总结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历史进程,一条基本经验是,要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推进科学理论走向大众。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中国化、时代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了科学阐述,赋予大众化更加重要的意义、更加深刻的内涵、更加明确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在坚持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中推进大众化,以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认真总结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要在深化理论武装、深入指导实践中推进大众化,引导人们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关注热点难点、着力解疑释惑中推进大众化,紧紧围绕“六个为什么”、“四个重大界限”以及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把道理讲透彻、讲清楚、讲明白。要在用好大众传媒、拓展传播渠道中推进大众化,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在理论普及中的重要作用,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成为大众化的崭新平台。要在改进文风、贴近群众中推进大众化,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用群众身边的事例,坚持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统一,增强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

    刘云山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有过硬的理论人才队伍作保障。理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掌握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理论研究,不断攀登学术高峰。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自觉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新的贡献。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央电视台台长焦利,新华社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周锡生,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座谈会上发言。艾思奇同志亲属代表,中央宣传文化单位、各省区市党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和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主持会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