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1|回复: 0

争鸣:“大学破产”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发表于 2010-3-25 21:04: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特别是随着18岁到22岁适龄大学生青年数量的减少,某些高校,特别是某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离破产可能不遥远了。”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最近对记者表示,中国某些高校的破产危机并非耸人
听闻。(《中国青年报》3月24日)

    在国人心目中,大学是个再稳定不过的地方。国人向来重视教育,衣可以少穿,饭可以少吃,孩子的教育问题却不能耽误,大学更是非上不可。现实中,考不上大学的落榜生、复读生不少,无人问津的大学也是凤毛麟角。既然大学供不应求,僧多粥少,即便是名不见经传的三流民办院校,也同样不乏生源、人满为患,“破产”从何谈起?

    的确,在国内大学扩招仍在继续,圈地基建更是如火如荼的背景下,说人家面临“破产”,即便不是有意唱衰,恐怕也属杞人忧天。不过,大学产业化的确曾经是个“钱多,人傻,速来”的地方,近年来的大学扩张,更使得中国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不过,教育的发展其实有其规律,“一口吃成个胖子”同样难免会导致消化不良。君不见,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搞圈地运动,圈地多的大学往往被认为更有发展后劲和潜力,而圈地规模小的大学,就连校长都要被扣上一顶无能失职的帽子。

    国内大学的发展不仅存在盲目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更不乏鱼龙混杂的无序局面,而这一切不仅在透支着大学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加剧了大学泡沫化的程度。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某些高校已经出现了生源危机,放在未来十年大学适龄群体还将大幅减少的背景下,“大学破产”恐怕绝非耸人听闻。

    当然,正如顾校长所言,大学破产,民办学院和独立学院,无疑是首当其冲,既然如此,大学破产至少还和绝大多数的公立大学无关。不过,有国家财政在那儿撑腰,公立大学当然没有说倒就倒的道理。然而,公立大学并不意味着大学制造的所有窟窿,国家财政都有责任去堵。毕竟国家财政是纳税人的钱,投在公立大学上是否划算,显然也需要算账。从本质上说,不能善用财政投入的公立大学,国家财政同样应该破产清算,而不应继续任其吸金。无论如何,是泡沫就总有破裂的时候,“大学破产”的警告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传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