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回复: 0

加快提升动力电池产业水平 新能源车开启强“心”之路

发表于 2017-3-18 07:29: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虽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产品性能、质量和成本仍然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的需求,尤其在基础关键材料、系统集成技术、制造装备和工艺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日前,工信部联合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下发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旨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协同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行动方案》提出,要持续提升动力电池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安全性,进一步降低成本,2018年前保障高品质动力电池供应;大力推进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2020年实现大规模应用;着力加强新体系动力电池基础研究,2025年实现技术变革和开发测试。
  在产品性能方面,到2020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使用环境达到-30℃~55℃,可具备3C充电能力。到2025年,新体系动力电池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体比能量达500瓦时/公斤。推动产业规模合理有序发展,到2020年,动力电池行业总产能超过1000亿瓦时,形成产销规模在400亿瓦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为加快提升我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细化了九项重点任务,涵盖研发、生产、质量安全、测试评价等产业全链条,包括搭建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动力电池创新平台,开展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单体电池、电池系统等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基础技术和前瞻技术研究;加快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发布实施并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标准化路线图,加强动力电池产品性能、寿命、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制造、回收利用等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制定并实施动力电池规格尺寸、产品编码规则等标准;建立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实施动力电池生产、使用、报废等全过程监管,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对所销售的整车及动力电池等关键系统运行和安全状态进行监测和管理,建立产品安全预警制度和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机制等。
  据了解,为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国家将统一汽车动力电池产品检测标准及规范,落实《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适时发布实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强化企业在动力电池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的主体责任,逐步建立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体系。
  相关部门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建立,促进动力电池及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鼓励国内企业与国外高水平企业互利合作,推进动力电池技术和人才交流、项目合作及成果产业化。支持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技术输出、产品出口以及到境外投资建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
来源:国际商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