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回复: 0

消费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安徽内贸流通升级提速

发表于 2017-3-18 08:02: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6年,安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00.3亿元,增长12.3%,位于全国前列,中部第一。”在安徽商务经济发展中,消费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对安徽经济增长贡献度达到了56%。
  安徽社消零总额何以能够实现如此巨大的跨越?下一步,安徽省将如何继续推动内贸流通提质增效呢?
  让消费的马车“跑起来”
  从数据来看,安徽社会消费呈现出两个最显著的特点。
    一是城乡消费市场协调发展,乡村消费增速领跑城镇。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64.7亿元、增长12.2%,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5.5亿元、增长12.6%。
  二是网上零售高速增长。2016年,安徽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近8000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达到了惊人的1000亿元以上,而限上单位则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220.2亿元,增长超过68%。
  与此同时,安徽省在培育商贸流通主体,开展多层次促消费活动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成效。据安徽省商务厅厅长张箭介绍,2016年,安徽省商务厅加强对商贸流通企业的培育,企业总数突破1.1万家,全年新增限上企业1200多家,限上企业零售额占零售总额的比重达50.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在促销方面,2016年,安徽省商务厅还深入推进、开展了“双百”(百家品牌展销、百场消费促进)活动、“五进”(安徽知名品牌、旅游商品进商场超市、进宾馆酒店、进高速服务区、进机场车站、进旅游景区)活动以及“消费促进月”等多种多样的促销活动。“共组织指导开展活动400余场,成交额超100亿元。”张箭说。
  在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状态下,消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发展意义更加凸显。在2017年,安徽省商务厅仍将继续积极推进扩大消费,将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定在了12%。
  深化流通领域供给侧改革
  社会消费与内贸流通相辅相成。近年来,安徽持续开展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卓越成就。
  据张箭透露,2016年,安徽省深入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试点,新建了一大批农村商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农村直营店,打造了154个农贸市场和标准化菜市场,全国农产品骨干流通网络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此外,安徽省还建立了市场化养老试点项目库,入库项目70余项,投资规模近300亿元,安徽省养老服务产业基金已投入10个不同业态的养老项目。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安徽省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了省级重点流通项目联系制度,谋划推进30个流通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2.5亿元。
  2017年,“降成本”将成为安徽流通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为此,安徽省商务厅将实施一系列重要举措。
  以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为着力点,加快推广互联网、物联网、电子标签等新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鼓励大型商贸企业提升流通信息化水平。
  以托盘标准化及其循环共用为切入点,强化合肥、芜湖、马鞍山市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示范带动,提高流通效率。
  深化“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行动计划”,推进“农商互联”,打造新型农产品供应链,鼓励流通企业扩大连锁经营规模,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坚持将‘促消费、补短板、降成本’作为内贸流通的主攻方向,进一步释放城乡消费潜力。”张箭说。
  激活品牌效应做强安徽内贸
  “目前我们的产值4亿多元,我们的目标是企业产值要达到全省白酒前三名。”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明光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爽表示,明光酒业不仅要走向资本市场,还要建设名酒文化产业园。作为和共和国同龄的企业,明光酒业已经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也将更加注重品牌化建设。
  品牌化、标准化,一直是安徽内贸工作追求的一个方向。2016年,安徽省商务厅不仅启动了商贸物流标准化行动计划,更积极引导商贸服务企业强化标准化建设,累计创国家级钻石酒店56家、中国绿色饭店及国家级绿色餐饮企业60家。此外,安徽省商务厅在制订摄影行业省级标准,制定安徽老字号、安徽特色商业街等认定规范,推动特色商业消费集聚区域建设等方面均开展了大量工作。“就拿我们的滁菊产业来说,作为药食同源的产品,已经被纳入了‘皖药’范畴,我们希望有政策扶持和资金配套支持,把滁菊产业做大做强。”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省滁州市滁菊研究所所长龚建国说。
  对此,张箭表示,在2017年,安徽省商务厅将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皖货精品”系列宣传和对接活动,进一步挖掘“双百”、品牌“五进”等促消费活动平台的潜力,推动“同线同标同质”出口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出口基地产品等线上线下、内外贸融合发展,满足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需求。
来源:国际商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