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
“壮族三月三”(农历三月初 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
三日)是壮族人民传统节日,又称 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
“歌圩节”,主要传承于南宁、柳 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
州、百色、河池、崇左、来宾、钦州、 孩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两千
防城港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梧 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州、玉林、贺州等汉族地区,于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
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
产扩展项目名录。今年“壮族三 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
月三”,广西全区人民放假6天。 情接待。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
在广西人心目中,“农历三月 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
三”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每到 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田阳县的
“三月三”广西12个世居民族中有 乔业历来是较大的歌圩。人们到
2700多万少数民族采取不同方式 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
庆祝活动,热闹非凡。三月三的 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
热闹,源自于它的好玩。壮族称 赠信物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
三月三为“窝埠坡”或“窝坡”,原 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 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
称歌圩节,同时为了纪念壮族歌 情信物。当姑娘看中小伙子时,
仙刘三姐,三月三也叫“歌仙会”。 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
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做五色 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1985
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 年,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
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 西的民族艺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