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小鲜肉为何敢如此不敬业?
2017-03-18 09:48:24
作者: 顾怡
陈道明的意思,无非是表达了一下爆红的年轻演员拿了那么多钱,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好好演出。(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陈道明最近因为一段访谈又火了。媒体对该次访谈的报道,多冠以“陈道明怒怼小鲜肉”之类的标题。实际上,陈道明无非是表达了一下爆红的年轻演员拿了那么多钱,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好好演出的意思。
近来,对演艺圈“小鲜肉”正好有诸多负面评论,比如某热播剧男女一号在剧中多是“抠图”演出,与剧组基本没有对手戏。比如某编剧怒评“98%小鲜肉不敬业”,一出戏三十多个替身啦,出演配角的老演员与主演的替身飙戏啦,小鲜肉在演出时台词念不下便报数字等等乱象。陈道明的点评,又给这个近来热议的话题添了一把火。
本来,年轻靓丽,人气高的演员,在出演影视剧时,网传可以拿到数千万甚至更高的片酬。这个普通人看来的天价酬劳,与小鲜肉们乏善可陈的演技比起来,似乎不大相称。如今还发现,小鲜肉们不但不用演技好,连基本的拍摄工作,也有替身、抠图、绿幕等代劳。非粉丝的吃瓜群众自然表示看不懂了。
不过,对演出质量不敏感、只对演出对象敏感的庞大粉丝群体,愿意为这种剧掏钱才是真正的问题。小鲜肉们只要在影视剧的主角名单中出现,即便演技欠火候,也可以让剧集收视率火爆,让剧集的投资人赚钱。对制片方来说,何乐而不为?何必压着小鲜肉要演技?制片方在小鲜肉身上舍得花真金白银而不要求演技,自然是如此这般才能保证收益最大化。
实际中,上文提到的抠图、用替身等问题,也往往是制片方为了省些钱,减少占用男女主角档期的便宜法门;既然粉丝观众不做要求,让制片方为情怀烧钱就强人所难了。所以,单单加强演员的职业道德,又或者让制片方提高点艺术品位,恐怕很难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比如中国人会吃,而餐饮业由于开放度高,竞争也最激烈。一所餐厅要打出名头多赚钱,收费比人贵些还要顾客盈门,可不容易。不但环境要干净,布置要有品位,菜品还要有特点,服务要好,食材要佳,出品还得色香味俱全。这样的餐馆,每个城市或多或少总有一些。要说这些餐馆老板的职业道德如何高,也许是,但更主要的是,非如此,不能长期吸引顾客,不能在餐饮市场中赚到钱。菜难吃、脸难看的餐馆,在挑剔的中国食客面前,只有倒闭一途。
但若有人在某地开餐馆,竟发现即便菜炒得如何难吃,食材如何差劲,只要餐厅装潢得好,顾客便能盈门。那此地开餐馆的人,自然便只去投资餐厅装潢,务求美轮美奂,而不去费心聘请好厨师,或费成本去采买好的食材了。这与其说是餐馆老板的职业道德问题,不如说是食客的需求导向问题了。
影视剧集剧情无需烧脑或打动人,制作也不用精良,甚至也不必要求演员的演技,只要请对了明星,粉丝观众就能买账。这样的需求市场,自然产生这样的影视剧产品。如果主演演技不过关,掏钱的观众便不买账,恐怕用不了多久,老戏骨的片酬就变成天价了。
那么是不是没有观众喜欢看故事一流、制作精良的影视剧么?倒也不是。各国出品的优秀剧集,在中国都有很庞大的观众基础。这个需求市场,目前中国的制片人,往往似乎尚不舍得花大钱,冒着种种不确定性去开发。怎么赚到这部分观众的钱,又是一个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