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4|回复: 0

管住官员“雷语”背后的权力

发表于 2017-3-20 06:25: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河北省正定县一局长用正定方言训斥下属:“谁不听话就处理谁。”“先揍你,揍个半死然后再处理你。”而丽江古城区委宣传部官微疑“忿”网友:你最好永远别来!无独有偶,丽江市中院一法官则在个人微博上评论一位57岁民警冒雪执勤是作秀……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一时间,官员“雷语”引发思考。
  “雷语”其实质是公权力的任性,更是对公权力的践踏。如果说个别的现象或可看作官员个人素质低下,但一而再,再而三的“官腔”“官话”背后掩藏的无疑是一些官员的权力任性。“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公权力用得好能造福百姓,用不好则伤及自身,脱口而出的“雷语”最终将变成炸毁官员自身前程的“手雷”。因为“雷语”被处分的干部比比皆是,但为何还是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一个更比一个雷人,更多是由于缺乏对公权力的监管,公权力任性、肆意而为的现象屡禁不止。
  “雷语”频现,凸显了部分官员素养缺失。如何与下属说话,如何与群众打交道,如何在公共场合说话,更能显示一位官员的基本素质。而现在,部分官员存在着欺下媚上的现象。在欺下与媚上这对“双胞胎”上的态度,往往体现了官员的官德和素养。对群众粗声大气,对上级却乖得很、甜得很;对群众指三道四,对上级就点头哈腰。官员作为群众心中政府形象的代表,应具备良好的素养和过硬的官德,始终牢记宗旨,恪守党性,不搞区别对待,在为民、务实中提升自身素养。
  官员口中见“作风”,作风建设需加强。有专家指出,“雷语”不断,反映出这些官员的傲慢和官本位的思想。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自由,“雷语”也算不上违法乱纪,但作为党员干部,一旦在不恰当场合口出“雷语”,却容易引发舆论反弹,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作风问题无小事,要杜绝官员“雷语”层出不穷的现象,就必须让权力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用法律和制度教官员该如何对群众、对下属讲话,切实做到管住自己的“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每名党员干部要时刻紧绷作风建设这根弦,做到入脑入心,并身体力行,方能避免“雷语”的滋生。
  官员应学好说话这门艺术。说话既是门技巧,更是门艺术,对于从事公共事务的官员来说可谓基本功。官员要提高说话艺术和技巧,就得扎实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官德修养,培养法治思维,正确地、适当地、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和主张。时下,无论是在上班时间还是茶余饭后,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人空间,都应谨言慎行,切勿图一时之快而“口出狂言”,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学好、用好说话这门艺术。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委组织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