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常德石油分公司 刘茜
儿时,初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不觉其中深意,仅为应付枯燥的考试而强硬记忆,生搬硬套中竟有些“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
彼时,离开家乡、远离亲友,独自去往陌生的城市上学,才逐渐体会到何谓乡愁。乡愁不再是少年脸上强装的忧虑、不再是朗朗上口随即而出的诗句、也不再是洋洋洒洒奋笔疾书的文字,而是道不出说不明的孤独愁苦,如同猛地咽下一杯冰冷的烈酒、灼心却难以言说的痛。牵着那短短的电话线、隔着冰冷的屏幕,我在这头、父母在那头。
刚刚高中毕业的我们迫不及待地收拾好行李,逃也似的离开家乡,义无反顾地奔赴那神往已久的大都市,仓促得来不及注意到月台上眉头紧锁的父母不厌其烦地嘱咐。塞上耳机沉静在自我的喜悦中,没发现列车行进中远处逐渐变小却依旧探头奔跑、不停招手的父母,眼见列车消失在视线尽头,她叹息着抹去眼角滑落的泪,用缓慢的速度在老式手机上发出这样的短信“累了就回家,大不了妈养你”。
年轻的我们向往大城市的车水马龙,向往穿着光鲜亮丽、穿梭于高楼林立的写字楼中的生活,我们心怀梦想,憧憬着终有一天会衣锦还乡。然而假期实习的生活却给了我们沉重的一击,钢筋水泥打造的冰冷框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冷漠孤立的人际关系,提醒着我们,自己还只是初出茅庐的雏鹰。华灯初上,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温馨浪漫的氛围中,然而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却难觅一盏为我们而点亮的灯。每逢佳节,祝福变成千篇一律的群发短信,活动变成枯燥无聊的抢红包,孤独就成了一个人的狂欢。
于是我们开始怀念家乡,怀念那小小的偏远的城,没有喧闹的车马、没有林立的高楼,不那么繁华却也不那么嘈杂。想念袅袅炊烟中熟悉的米粉味道,想念楼下小孩们欢快地玩耍打闹,想念街角老头老太太们亲切地寒暄问候…家乡的天、云、树,一切的一切都变得鲜活可爱起来。我们开始想到那一串熟悉但不常拨打的手机号码,只要你拨过去总能听到欣喜激动的声音,但那个声音在猝不及防地衰老,你甚至没有察觉到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们的主人说话开始变慢、声音不再高亢、偶尔还会伴随一两声咳嗽。然后你意识到,真的是很久都没有回去了,很久都没有好好看看不再年轻的父母了。
结束实习后,终于踏上了归乡的路程,第一次那么期待到达,久别重逢的激动,一路竟不能安睡,应了那句“近乡情更怯,无语泪朦胧”。当路边的风景切换成熟悉的模式,才发现时间轮换再快,这个小小的城却依旧没能变了模样,始终以亲切包容的姿态迎接我们的归来,全然忘却我们逃离时的决绝。快到站时,远远地便看见那熟悉的身影,着急地探望着,一如当初别离时的模样。近了,却发现似乎变矮了?驼背了?什么时候两鬓竟也斑白了。一把接过手中的行李,父母却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那么精明的人一时间却像小孩一样堆了满脸的笑、乐呵呵地看着我们,这情境却让我们内心打翻了五味瓶。想好好地记住他们的模样、记住家乡的一草一木、记住在家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好像用力记住了,时间就不能轻易改变什么一样,也许记住了,也就足够今后每一个孤独的夜晚回味冥想。
也想时光就此停驻,让游子的心能安稳宁静久一些,然而别离终究是要到来的。每一次离开,父母的叮嘱不断,家乡的特产总担心带不够,挥别的手迟迟不肯放下,注视的目光随着列车拖得好长好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彼时,乡愁是一场不舍的别离,我在这头、家在那头。
毕业后回到小城工作,往日乡愁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工作的挑战、生活的紧张,意外有些想念乡愁的味道。于是乡愁成了一场破碎的梦,乡在梦外、愁在梦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