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算清违心夸赞的成本(人民论坛)
2017-03-21 朱海豹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结束后,一位干部深有感触地说:“违心的夸赞,看似你好我好大家好,实际上是需要成本的,自己的人品也蒙上了污点;对同志出于公心善意的批评,对方可能脸上挂不住,却是对同志真讲情谊、真负责任,反倒有成就感。”
哲人有言:“做好人容易,做正直的人却难。”逢人只挑好话说,动不动就违心夸赞,在智者眼中从来都是一种拙劣品行。孔子以“乡愿,德之贼也”批判那些老好人。孟子认为这种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表面上看是个对别人全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实则混淆是非善恶,不抵制坏人坏事。那位干部的“人品成本论”,省悟到违心夸赞付出的品德成本,揭示出好人主义违背党性修养、将党员身份庸俗化的实质。
违心夸赞以人情世故为第一选择,还给党的肌体健康徒增风气成本。做了“好人”,就会丢了“主义”。毛泽东同志曾为好人主义画像:“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以当老好人为乐事,把党性原则、立场、制度、纪律、规矩丢在一边,这样的结果,不仅会使党内政治生活变得随意化、平淡化、庸俗化,还会掩护和纵容党内不良风气和错误言行,使党组织解决自身矛盾、促进团结进步的能力大大减弱。
好人主义貌似对人友好,其实误己误人又误党。鲁迅先生在《骂杀与捧杀》文中犀利地写道:“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至于‘乱’到和事实相反,这底细一被大家看出,那效果有时也就相反了。所以现在被骂杀的少,被捧杀的却多。”不被捧杀,正需要防范好人主义。许多干部刚开始犯错误时,如果有人及时拉拉袖子、扯扯耳朵,继而红红脸、出出汗,就不至于滑入错误深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