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4|回复: 6

[转载] 把优秀传统融入学生血脉

发表于 2017-3-21 22:23: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月3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经过“部长通道”时,就《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回答记者提问。陈宝生表示,《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我们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就是要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融汇到我们教材体系中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和打底色工程。
三个工程的概括,阐明了在学校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在诗词的韵律里,在浩如烟海的文献里,在历史人物的背影里,有我们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是我们的“语调”和“声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事关中国人精神底色的大工程,一定要有主渠道意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学校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突出优势。三个工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加大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比重的过程。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我们教材里的比重是多少,不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尽管这个比例需要拿捏好,但像删掉教材中的诗词等举动,无疑是一条“去中国化”的悲哀之路。
三个工程的根本,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血脉里。“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要通过教育体系的创新计划,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近年来,教育部联合中央电视台打造《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大型电视文化节目,联合光明日报社组织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激起了人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们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作为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教育人要承担起这个光荣使命,铸造好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和打底色工程,落实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摘编自3月4日《中国教育报》,原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大工程》)
《 人民日报 》( 2017年03月06日 07 版)
(责编:汤诗瑶、黄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5 16:51:04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听者) 的帖子

感谢申老师的精彩分享!赞一个!问好老师!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22:18:41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支持和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1 10:36:03 | 查看全部
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1 10:36:13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1 22:15:32 | 查看全部

回 3楼(柳雪松) 的帖子

无论如何要做好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1 22:16:07 | 查看全部

回 4楼(柳雪松) 的帖子

柳老师回帖辛苦,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