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8|回复: 6

[转载] 春色正中分:名家书法中的春分

发表于 2017-3-21 22:38: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明 沈 澄
  沈澄行书手札《致吴近仁春风帖》,纵29.7cm,横37.3cm。此帖是其酬答作品。内中提及的转呈人物,铁厓相公是杨维祯,子真先生可能是王廷珍,近仁先生即吴近仁。吴近仁卒年不详,杨维祯入明后不久去世,王廷珍殁于元亡以前。故此帖应写成于元末。沈澄活跃于元末明初,其书风不脱时代特色,具有元末明初流利清雅特点,但有别于赵孟頫书风的敦厚圆实。开篇没有放开,越往后越放松,笔势潇洒飘逸,与文徵明书法有相通之处。
  沈澄(1376-1463),以诗名世,工画善书。
  释文:依韵奉答,兼呈铁厓相公尊先生,并谢子真先生,希同赐斤正。白云生沈澄再拜上,近仁先生讲下。
  吴郎词源江水流,
  往来江湖凡几秋。
  春风洦熟花满店,
  午夜诗成月入楼。
  公子争施锦步障,
  先生倒披紫绮裘。
  南州孺子更清发,
  共许远泛璜溪舟。
  尘冗弗及一一奉答,乞亮之,澄又告。
  薛元明
  春分排在二十四节气之四。因为这一天全球的昼夜等长,白天和黑夜均为12小时,俗语就有“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的美句。再者,古时又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计九十日之半,平分了春季。春分既分昼夜,又分春季,可谓名副其实。
  春分到了,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春风春雨,润物无声。但因为中国国土广大,南北气候差异极大,南方到了春分,北方才感到春至。有时尽管到了初春,往往乍暖还寒。但天意从来高难问。所以有人说,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三件事——一是自己的事情,凡是个人能安排的事情皆属之;二是他人的事情,凡是别人主导的事情皆属之;三是老天爷的事情,人的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皆属之。人的烦恼来自于:忘了自己的事情,爱管别人的事情,担心老天爷的事情。所以要轻松自在,其实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爷的事。从节气、天气等自然现象中感悟到人生哲理,可以说,这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世道、人道和天道,存在某种内在的关联。
  当然,最直接的莫过于那些流传既久的经典谚语。比如“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之后,万物复苏,此时人要注意养生,所以有“吃春”一说。“时令食物春之芽(豆芽蒜苗等),尝鲜无不道春笋”。再比如“春分春分,百草返青。”春回大地,满眼青绿,既是好时光,亦有好风光,古诗就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不独古人如是,今天依然如此。其实,这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一个缩影和视角。
  若想真切地领略春分节气,不妨把春意分成十份:一分春曦,一分春色,一分春暖,一分春光,一分春风,一分春水,一分春花,一分春影,一分春思,一分春趣,每时每刻,一刻值千金。二十四节气在中国的农耕社会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工业文明的脚步越来越快,对节气已没有太多的依赖,但很多人依然不舍,时时关注,乐此不疲,有一种热烈的拥抱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和需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
(责编:鲁婧、董子龙)
来源于北京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5 16:50:46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听者) 的帖子

感谢申老师的精彩分享!赞一个!问好老师!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5 22:19:46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1 11:07:49 | 查看全部
真是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1 11:07:55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1 22:12:51 | 查看全部

回 3楼(柳雪松) 的帖子

感谢柳老师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31 22:13:17 | 查看全部

回 4楼(柳雪松) 的帖子

回帖辛苦,为柳老师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