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筑梦中国的强大动力
孙子有曰:“上下同欲者胜”。今日中国,用什么去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面对重大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总是高瞻远瞩,善于从历史出发,指向未来。党的十八大后,他强调要找出团结凝聚人民的最大公约数,这就是及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梦想包括大陆、港澳台和全世界各地中华儿女。中国梦用一句话表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用三句话表述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一经提出,就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与热议。
我们被中国梦激荡与鼓舞,是因为我们经历过太多的辉煌与耻辱。往前看,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有1500年处于盛世。其标志:一是疆土辽阔。唐朝1000万平方公里,元朝(忽必烈时期)1500万平方公里,清朝(康熙时期)1300万平方公里;二是科技发达。十五世纪前,世界300项重大科技发明创造,中国占175项;三是城市与人口多。十五世纪前,世界50万人口城市有10个,中国占6个;四是经济发达。1820年的GDP占世界总量的33%,是历史上最高的。而1840年之后,闭关锁国,积弱难返,列强入侵,山河破碎。到1894年,美国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而同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落败,经济总量跌至美国一半以下。而今,经过改革开放36年的奋起直追,我们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GDP万亿美元到10万亿美元,中国用了14年,而美国用了31年。再有36年的拼搏,我们就将实现梦想。这一切靠的是改革开放,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肯定。
实现中国梦,必须用改革提供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时作出决定:全面深化改革。这次改革与以往的最大不同:一是全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领域,涉及336项重要改革举措;二是艰难。涉及的许多问题都是多年啃不动的硬骨头,涉及部门多、跨越不同领域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三是远近兼顾。既要直面群众反响的强烈问题,立行立改,又要着眼于长远发展,设计好标本兼治的制度。
一年多来,改革推进成效明显:中央层面80项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有关部门、行业已完成108项改革,共出台370条改革举措。一些阻力较大,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以攻克。比如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完成20多年来的首次大修改;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经修改后正式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延续半个世纪,关系亿万人口,涉及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为给市场释放活力,国家率先下放权力,大力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空前。国务院已累计取消下放7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各省纷纷效仿,大力减政放权,每项改革举措,都剑指“审批多”、“审批慢”、“审批难”等顽症,推行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极大地释放了市场的活力与效率。
中国的高速发展与巨变,源自于1978年至今的改革开放,创造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令世界惊叹与瞩目。在中国,这场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已经走过36年不平凡的历程。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最大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整个民族有了自信,使中华儿女有了自豪与自尊。一个中华传统春节,竟让世界为之动容:在40天里,将有大约28亿人次集中迁徙,这是何等景观,全世界都在期盼中国游客到访,一个国家的消费力,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毋庸置疑,在所有重要领域,中国追赶的速度都是最快的,不论一些人怎样“呲必中国”,客观上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都在迅速缩小。纵观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和平盛世平均不到100年。只要给中国时间,聪明智慧的中华民族,一定会消除170年近代历史的耻辱,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继续为世界文明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有国外学者指出:中国已从时代的追赶者,逐步成为强有力的引领者!
当前,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迅速启动落实新一轮吉林振兴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地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作出组建“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的重大决策,把其作为吉林省加快振兴发展的对外开放重大战略平台,集中长春、吉林两市优势,规划、控制面积3710平方公里,相当于深圳面积的1.5倍。整合产业资源,释放、创造更大的发展活力与效率,打造吉林经济升级版,主动融入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畅通吉林省陆海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长吉图强大腹地支撑,到2020年至2025年基本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与新型城市服务体系,产学研创新发展体系和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体系,为将来申报建设自由贸易区创造充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