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回复: 0

说词解事

发表于 2017-3-23 19:03: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说词解事
2017-03-23

  “新故宫运动” 


  又拿故宫说事儿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林正仪日前宣布启动“新故宫运动”,表示将以“国际组织化”“在地公共化”双主轴,提升竞争力、争取认同度。林正仪更表示,故宫博物院藏品虽以中国文物为主,但未来诠释方法将从整个东亚区观点出发,让故宫更能与外界连结,激荡出不同文化发现。


  看起来,民进党当局每上任,台北故宫就少不了折腾。2000年至2008年陈水扁执政期间,曾经要重新定位台北故宫。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杜正胜一度宣称,要将“台北故宫博物院”改名为“万国博物馆”,增列台湾“本土文物”和“世界文物”,以与“中国文物”相对应。当然,没有成功。去年4月刚上任的林正仪又提出从东亚观点解读故宫文物的奇思怪想,果然一脉相承。


  民进党当局要对台北故宫上下其手,背后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他们希望借助全球闻名的故宫珍藏,获得关注度、增加曝光率;另一方面,却又千方百计想遮蔽故宫的中国渊源。这很难做到。众所周知,台北故宫绝大多数文物来自中国大陆,属于中华文明瑰宝,去除中国印迹,故宫也就不成其为故宫。所以,尽管民进党当局积极推动“去中国化”,也只能是给台北故宫及故宫文物,披上各种稀奇古怪的外衣。昨天“万国”今天“东亚”,可惜,不管多么奇葩的外衣,都如同掩耳盗铃。全地球人谁不知道,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都来自中国?所谓“新故宫运动”除了让世人再次见识司马昭之心,让人们茶余饭后增加一笑外,真能改造故宫历史?民进党当局省省吧,别做梦啦!





  香港美食车


  为何叫好不叫座


  香港特区政府2月初推出的美食车计划,流动美食车在湾仔、尖沙咀及黄大仙等指定地点亮相,让市民和游客耳目一新,但开张一月,就传出消息,有美食车经营惨淡。


  美食车是特区政府为增加旅游景点趣味推出的特别计划。初衷很好,美食车一方面可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富有创意和高品质的美食,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居民创业、就业机会;准备也不可谓不足,特区政府自一年前便开始筹划,制定规则、招募业者。不想,上路后,虽然一度赢来好评,但看起来生意不如想象。


  美食车为何叫好不叫座?据反映,一是因为有的地点人流不足,遇到天气不好,门可罗雀,光顾美食车者更是寥寥。二是价格略高,性价比不足,有居民反映,这个价位足够到餐厅有室有座慢慢品尝,何必站在街头吃风吃雨。这两种反映,实际上触及的是美食车的设计定位,到底是游客还是本地居民。任何商品或服务,都要有清晰的目标消费群,不可能一网打尽,定位所有人。定位不仅涉及地点的选择,也同样影响价格的高低。恐怕美食车计划要重新梳理思路,找到适宜而明确的目标群体。


  当然,作为旅游景点的一部分,美食车难免受到香港旅游人数的影响。期待香港旅游业尽快复苏,美食车与旅游景点可以彼此加持,相得益彰。


  (木  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