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猛犸也要玩“穿越”?(科技大观)
2017-03-23 叶 盛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复活灭绝生物已经从好莱坞的电影情节变成真实的研究课题,美国哈佛大学的科研团队不久前宣称,将利用基因技术复活猛犸。这些史前巨兽真的能“穿越”到现代吗?
猛犸曾经是第四纪大冰期内北半球绝大部分陆地的统治者。距今大约一万年前,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的介入,大部分猛犸走向了灭绝,少数种群“苟延残喘”到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由于猛犸的生存时间距今较近,加之猛犸曾经的栖息地是今天的永久冻土带,极少数冰封的猛犸木乃伊中完好地保存了生物物质,它们才成了古生物复活课题的首选。早在2008年,科学家就已经通过猛犸的遗骸成功测序了猛犸的完整基因组。
如何从基因繁育出个体,不同研究团队采取了不同方法。中国华大基因研究中心采取的是与克隆羊多莉近似的方法:通过制造一个带有猛犸全部遗传物质的受精卵,植入亚洲象母体繁育出猛犸个体。但多莉和它的代孕母亲都是羊,而猛犸的代孕母亲却是亚洲象,这其中还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团队的目标,是制造出一种带有猛犸特征的大象,即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把亚洲象的个别基因替换为猛犸的相应基因。例如,在低温下携氧能力更强的猛犸血红蛋白基因,可以导致皮下脂肪增厚、毛发变长从而抵御严寒的基因等。
然而,虽然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迅猛发展,但科学家对于基因功能的了解仍然很有限。零散的基因改造未必能达到期望效果,甚至可能造成生物整个机能系统的紊乱。同时,大象用来散热的大耳朵等与热带地区生活习性相符的特征,究竟是由什么基因控制的,科学家尚不清楚,如果不对其进行纠正,繁育出来的所谓猛犸恐怕也很难在严寒的环境中生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