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0|回复: 2

[原创] 边疆旧事

发表于 2017-3-23 20:28: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次和我住在一起的是来自喀什地区叶城县的同志们。叶城地处帕米尔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与印控克什米尔接壤,是防范"疆独"、"藏独"、"三股势力"的桥头堡。叶城不能乱,乱则影响喀什,波及全疆;安则拱卫喀什,护持全疆,叶城干部群众的政治责任重大而艰巨。我没没去过有金果玉叶,铜铁之城之称的叶城,对叶城的印象是一位广东客家老人的形象,邓缵先。此公是清末民初新疆诗界第一人。一段时间以来,我对历代西域诗和边塞产生了兴趣,读过邓缵先的《毳庐诗草》和《毳庐续吟》两本诗集。邓缵先的诗作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质量很高。大凡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疾苦、民族团结,以及物产、山川风貌,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他的诗是民国前期新疆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民国三年,他以46岁的"高龄",被委派到新疆,在南疆接连担任叶城、乌苏、墨玉,疏附,巴楚五县的知县。其中和叶城缘分最深,两任叶城知县。邓缵先所撰《乌苏县志》为当时新疆惟一出版的县志。在叶城县任知事其间,曾首创《叶城县志》,共8卷,内有"巡边日记",1962年在解决中印领土争端时,成为重要的史证,起到了以史保土的作用,成为新疆边界争端中维护国土和国家主权尊严的有力证据。可惜的是在巴楚县长任上被民族分裂势力杀害,忠骨亦不知行踪。想邓先生从广东不远万里,来到老少边穷的南疆,自清末民国以来,官员以任职新疆为畏途,先生坦然赴任,十八年来,兴民言,开民智,鼓民力,兴修水利,爱惜民力,让各民族融合在一起,以身殒职。其功至伟。拂去历史的尘埃,余笔下也有情,争功诿过、投机取巧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风气,然青年血气方刚,凡能如其主张敢于冒险力行者概属民族之精英,非投机取巧者可比,我辈以先贤为砥砺,脚踏南疆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当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先贤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4 20:17:21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李周樾)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的精彩分享!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4 20:17:49 | 查看全部
感谢李老师对专页的支持!周五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