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胜利油田 董树合
春天到了,路边的白杨树上了长出了一条条、一串串的“毛毛虫”,它们挂满了树枝,随风摇曳,飘然下落,那便是杨树的花,在我的老家被称做“白夜忙”。
每每看见那些杨树的花,小时候捡“白夜忙”的情景便浮现在眼前。小时候,家乡有很多被称为“钻天杨”的白杨树林,有的十几米高,有的二十几米高。早春时节,树上花儿盛开,枝头便挂满了“白夜忙”,于是,捡“白夜忙”的日子便开始了。
捡“白夜忙”,是用来作为食物的。在那个物质较为匮乏的年代,生活很清苦,粮食不富余,有的家庭甚至不够吃,就想办法找些植物代替食物充饥,白杨树花、青杨树叶、榆钱、地瓜叶等等就成了人们的“食粮”。其中,那些“白夜忙”,就是上天赐给穷人们的最好礼物,是家家户户春天里都来采摘捡来当食物。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个时代的孩子,从小就懂得为家里分担,帮助大人操持生计,看到大人们捡“白夜忙”,小孩子们也都争着去捡。每到放学后、星期天,便早早起了床,提上一个荆条篮子,迎着初升的朝阳,跑到长有白杨树的地方,去捡“白夜忙”。每棵杨树下,都落了一地的“白夜忙”,从中挑些嫩点的捡到篮子里,然后就翘首仰望树上的,等着它们从高高的树上落下来,看到“白夜忙”飘飘悠悠落下,小朋友便一窝蜂地去争抢。每天捡拾一篮子,父母将这些“白夜忙”洗净、烫熟,然后做成“豆沫子”,一家人就着煎饼,吃得津津有味,不仅味道好,更重要的是结实、撑时候,吃完下地干起活来更有劲了。
那时的人们虽然生活清贫,但是过得很快乐。就拿捡“白夜忙”来说,我从没觉得是一件苦差事,而是充满乐趣的一件事。为了多捡拾一点“白夜忙”,小朋友们便不停地在白杨树下边瞅边寻,等着“白夜忙”落下,小朋友们一边寻找,一边不停地喊:“白夜忙,白液忙,下来找您娘!”“白夜忙,白夜忙,下来找您娘!”,仿佛能听懂小朋友的呼唤,果然有“白夜忙”纷纷扬扬飘下来。如果那些“白夜忙”落不下来,就抱着白杨树摇晃。实在不行,就做一根40来厘米长的木棒,一遍遍将木棒扔到树上把“白夜忙”打下来。在扔棒、捡拾的过程中,常常汗水淋淋,着实感到了收获的不容易。当捡满一篮子高高兴兴地回家,父母少不了一番夸奖,这时候又是满满的成就感。
每到早春时节,走在白杨树下,我便仔细端详那些“毛毛虫”般的杨树花,回忆起那些捡“白夜忙”的快乐时光,勾起我对儿时生活的无尽怀念。那些“白夜忙”曾经助我度过苦日子,成了我童年时代的一部分,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让我对那些“白夜忙”心存感恩。
冬去春来,草长莺飞,无论世事怎样变迁,只愿童年时期的生活印记,以及那份美好与感动永远印在脑海,留在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