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6|回复: 18

[转贴] 梨木妆台   ◎陆苏

发表于 2017-3-26 09:28: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很小的时候就想着要出嫁。

想出嫁不为别的,我一心想要奶奶答应给的嫁妆——一张很老很老的梨木妆台。

那是奶奶当年的陪嫁。据说,奶奶的嫁妆摆了足足三里地,爷爷家腾出了三进院子还放不下。“辗转至今,就只剩了这一个梨木妆台和满堂子孙。”说这话时,奶奶脸上并无惋惜之情。

梨木妆台周身镂刻着吉祥喜庆的图案,仿佛所有的好日子都在那上头过着。妆台的正面隐藏着许多带暗格的小抽屉,有的曾藏过一对羊脂白玉镯子或一把象牙梳子,有的曾埋伏过一个女人的家底,有的看过红颜脂粉,有的见过女红的道具和手艺,有的见过一方祖传的砚和几支未沾过墨的上好毛笔……

这大约是奶奶最钟爱的嫁妆,她把它放在卧房内,每天都要和它亲近几回。想来那时的镜子定和奶奶一样有着春月般的面容,几十年的世事就在它面前变幻。

我喜欢极了妆台上古意盎然的鬼斧神工,还有那些可锁很多光阴的抽屉。

我一心向往着,什么时候留得一头齐腰长发,然后在一个清闲的早晨,在妆台前端坐;在长长的发辫上,重温奶奶溜光水滑的窈窕岁月。

淡扫蛾眉,樱桃小口,粉饰一脸张狂为婉约娴静,穿上奶奶那箱底的秋香绿旗袍——我那错过了旗袍时代的美人肩呵,定激动得如鞭炮声中的新嫁娘。然后等着所等的人推门进来,回眸,倾倒一人之城,足矣。

想了好多年,妆台仍在奶奶的房里枯等。

曾放满首饰的抽屉,如今住满了奶奶儿孙们的照片。梨木妆台好像一个大家族的老宅院,古朴而祥和。无论我们离家多远,都忍不住要常常想念旧瓦上的青苔和滴水如歌的屋檐。

在窗纸上点一个小孔,或虚掩一条门缝,鲜活的家史就款款而来。

依着妆台,依着奶奶的呵护和爱怜,我遥念嫁期。

(摘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小心轻放的光阴》一书,赵希岗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6 09:33:25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赵老师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6 09:33:45 | 查看全部
问好赵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6 09:33:58 | 查看全部
祝赵老师周未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6 12:28:22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了,周末愉快,天天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6 17:00:23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6 17:00:41 | 查看全部
赵老师转贴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6 17:00:55 | 查看全部
向敬业的版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6 17:01:09 | 查看全部
问好老师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6 17:01:1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