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5|回复: 0

高校党建思政工作难点:辅导员身份存尴尬

发表于 2017-3-26 09:56: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网长沙3月24日电 23日,湖南省委副书记乌兰携省委办公厅、教育工委相关人员一行对包括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在内的三所高校的党建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调研,就其中存在的基层党建不完善、高校党委与校务部职权分配不清晰等问题召开了座谈会,会上三所高校代表同时就高校辅导员身份尴尬情况表示忧心。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绝大多数高校学生表示,大学期间接触最多的不是班主任,而是辅导员。“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眼睛一闭提高警惕。”湖南师范大学辅导员张小春这样形容自己每天状态的工作。
  然而高校辅导员的身份一直都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他们不是专业的教师,外界的认同感低,长期以来备受质疑。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谈传生提到,高校辅导员地位尴尬、入编难,以至于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另外不少辅导员是合同外聘或专业教师兼职,存在专业化培训不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要保证辅导员与学生1:200的标准,对辅导员岗位的需求也日益吃紧。
  乌兰表示,高校对辅导员的数量有需求,但更要保证辅导员的质量,辅导员要入编就要参加编制考试,择优录取。考虑到编制名额有限,乌兰还提出“专兼结合”的模式,即除了专职辅导员以外,可以通过退休教师返聘为辅导员或专业课教师兼职的方式增加辅导员人数。
  由于不少学生独立性不足,对社会了解不深,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因此近年来大学生抑郁症甚至自杀的事例越来越多,这对辅导员群体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乌兰一行参观了长沙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与近20位有心理辅导经验的高校辅导员进行交流,并建议心理咨询师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了解学生生长环境因人而异进行情绪疏导。
  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新、因势而新,以更受学生欢迎、更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引导。“思想政治工作要有亮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这样的正能量的活动,要用更开放的思路办大学,让学生走出校园,多接触这个社会,才能学会分辨‘稂莠’,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乌兰在座谈会上说。(谢樱 娄梦瑶)
来源:新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