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会员合影。
丽日晴空,西河湾酒店大厅暖意融融。韶关市老干部诗词研究会会员(下称“诗研会”)丁酉年“咏春贺寿”诗词雅集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
放眼看,满目鹤发童颜,尽显金晖风采。老友新朋欣聚首,乐开怀;诗书会意风雅颂,更传情。老会长邹德濂登台,赋诗挥毫赠曲江诗友。恰逢“米寿”,当年东江纵队的“红小鬼”郑锦河按捺不住激情,高吟放歌:“思往事,看今天,诗词万首献人间”……中气依旧十足。年近古稀的李菊香,吹出充满童趣的口哨曲,让人在惊奇中,撩起往昔岁月的情怀。粤曲《一梦到巫山》是邵国庆的拿手好戏,他的唱腔委婉,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在悠扬的音乐伴奏下,潘玉秀的歌舞《烟花三月下杨州》,让人仿佛漫步苏杭柳岸,陶醉于江南的妩媚多情中。太极剑的表演者是杨世国,看他一招一式,形意交融。梁少松周敏燕夫妻的诗朗诵配合默契,水到渠成。邹丽珍的一曲《沁园春·雪》,则让人书生意气,浮想北国风光……一曲接一曲,老同志纷纷登台,奉献拿手好戏。节目精彩纷呈,掌声阵阵犹似春潮。由余韶生与邵国庆赋诗、吴翠美作画、关玉婵书法合作的两幅《牡丹春》画卷,紫燕红花,渲染春光,格外炫目,赢得满堂喝彩。台上表演者神采飞扬,台下观赏者聚精会神。老同志兴高采烈轮番上场,尽情展现自我,欢天喜地合影,阳光心态溢于言表。

会员展示作品。
“老粉”和“新丝”扶携和雅音
不一样的时代,开启不一样的诗词人生。1989年,秉承老有所好、弘扬国粹的宗旨,通过诗词歌赋的形式,以唱响时代主旋律、展示老同志的精神风貌,诗研会挂牌成立。弹指一挥间,诗研会已是华枝春满。这支与众不同的队伍,大多数会员都是银发映雪的老同志,更不乏耄耋之长者。今年88岁的郑锦河和87岁的连江支队队员肖瑛大姐在会员中可谓“双星闪耀”。因为不断有已从工作岗位退休的、爱好诗词的“年轻人”加入,诗研会队伍愈见厚实。“老粉”壮心不已,“新丝”雨后春笋,扶携共吟,唱和雅音。每年一度的“咏春贺寿”雅集已成为会员的盛大节日,让老同志对诗歌、对未来美好充满期待。在老干部活动中心,诗研会每周举办一次活动,有老师讲座,也有交流切磋。笔者看到,会员有的推敲作品,逐字逐句,沧桑中写满执着与认真;有的朗诵诗词,抑扬顿挫,神采飞扬眉宇间……

会员表演。
最美仍属夕阳红,不忘初心唱东风。
“红船破浪领航程,造就天时锐气横。几代铁肩担道义,八般殊艺续长征。当歌志士贤忠继,应把庸徒腐败惩。今日锤镰威凛凛,崭新年月正中兴。”会员刘远俊豪情满怀赋诗一首,满满的正能量。“吟诗作赋,以诗会友,我们诗研会的会员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追求高雅品质,共享健康快乐生活。”诗研会会长潘阳照动情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诗研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作活动,不断创作正能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薪火相传,共圆中国梦。诗研会先后组织会员到北伐战争纪念馆、始兴车八岭、乳源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狮子岩、九龄园、曹角湾等地参观采风,饱览韶关美景,拓展交流空间,激发会员的创作热情;为缅怀革命先烈,不忘艰难曲折,诗研会还举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长征杯”诗词比赛,会员积极参与,踊跃创作,作品具有较高水准。更让人激情澎湃的是与韶关学院文学院联合举办的端午诗会,会员们与在校大学生交流联谊,朗诵诗词作品、表演文艺节目。舞台上,银发与青丝高吟,青春和热血共舞,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老同志仿佛回到了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格外开心激动。“斜晖脉脉书山路,幸遇词林,相识诗林,道合何曾觉暮深。休将咫尺天涯比,一样诗心,一样痴吟,仍把鸿词妙韵寻。”李菊香大姐的《采桑子·答诗友》准确地表达了会员的心声:在岗耕耘,激情似火;退休起步,不忘初心。

开展诗词讲座活动。
见证中国梦参与献余热
巍巍五岭,悠悠岁月,多少兴衰荣辱,且借诗词丹青表。会员以心入诗,书真情,言词铿锵。吴翠美以一首《党恩》“垂顾党恩重,磨莹半百秋。明时当尽止,老至未能休”抒写了对党无限感恩的情怀。多年来,诗研会传递正能量,展示积极乐观、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通过《金霞》诗刊这个平台得以展现。《金霞》是诗研会创办的刊物,刊登省内外诗友和会员作品,每年出版4期,同时结集出版《金霞精选》合集,由骨干会员义务编辑校对。近年来,会员创作热情高涨,水平不断提升,创作不同风格的诗词万余首,有近千首诗词分别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

会员书法作品。 图片由诗研会提供
与此同时,会员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身体力行献余热:助力校园、企业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传递正能量;指导诗词爱好者创作,赠送作品,与学校师生、企业员工进行作品交流。每到一处,老同志们不顾疲劳,认真解读,提出修改意见,并现场挥毫泼墨,书写诗词作品相赠,传递中华文化。老会员陈燊光发自内心的一番话代表了诗研会所有老同志的心声:“我的中国梦就是让自己好好地多活些年月,好继续见证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更多更美好的梦想,努力使自己不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见证者和享受者,而且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做到有一分力发一分光,为实现中国梦奉献尽可能多的余热。”
风雨兼程,青山叠翠,韶关市老干部诗词研究会已经走过二十八年的历程。春华秋实回眸看,唱响韶州夕阳红。
来源:韶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