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回复: 0

以精神独立抵御思想侵蚀(热点辨析)

发表于 2017-3-27 11:23: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不能用西方标准裁剪中国
以精神独立抵御思想侵蚀(热点辨析)
2017-03-27 郑若麟

  文化渗透是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话题。中国历尽坎坷,才取得国家发展的巨大成就。如今可以自信地说,我们在经济等领域已经积累起相当雄厚的实力。但在文化领域,西方话语仍然占据优势,我们在话语权上总体依然处于一种弱势、守势地位。而这恰恰可能是某些敌视中国的势力所瞄准的“阿喀琉斯之踵”。


  法国一位战略研究学者克利斯蒂昂·圣·艾蒂安纳在2010年写了一本题为《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理解明天之世界》的书,其中专门提出要对中国发动一场思想战争,认为只有通过思想战争才能打败中国发展模式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威胁。法国另一位学者费雷德雷克·马尔戴尔也写了一本书叫做《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认为世界文化战争已宣告爆发。这两位学者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战争”这个词,从某种意义上表明,今天的世界,思想文化上的渗透与反渗透斗争非常激烈。


  西方文化渗透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其他国家和民族认可西方文化是精神“主人”,认定西方文化比自己的民族文化更文明更先进,进而把本民族的审美权、发展权甚至历史解释权都拱手交给别人。文化上被征服的人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制定的文化评判标准。


  文化渗透有各种手段,有时候还比较隐蔽,有时候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式出现。比如,用新闻报道来虚构现实,包装所谓新闻事实,误导人们对相关国家的理解。由于西方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占据很大优势,因此西方国家常常通过蓄意操纵的新闻来影响甚至左右人们的认知,在被渗透的国家造成思想混乱,使这些国家的人们丧失对本国文化、历史、体制的自信。再如,用广告来构筑文化幻象。当今,广告也常常被一些西方国家用来宣传其政治、文化理念,通过反复传播,达到让人们崇拜西方产品和生活方式的效果,进而崇拜西方文化。又如,用电影、文学作品来重新解释历史。西方国家站在他们的角度,在电影、文学作品中讲述相关国家的历史、社会,宣扬他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某种解释,破坏被渗透国家人们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


  还有一种渗透方式危害极大,就是给一些国家民众植入“民主原罪”意识,以这种方式来否定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法国学者伊格纳乔·拉莫内在一篇文章中说,华盛顿一贯以“非民主体制”来贬低其敌对国家,除非举行“自由选举”,而且“选举结果必须符合美国的意愿”,否则就是独裁。拉莫内一针见血地指明了两点:一是在西方控制国际话语权的情形下,“民主”已不是学术之争,而是道德之战,甚至是一种道德审判;二是“民主”被简化为“选举”,并进而等同于“选出一个华盛顿支持的候选人”。这样,美国高举“民主选举”大旗,不仅可以占据道德高地,而且能够维护美国的利益。而如果没有西方式的选举,或选出来的不是西方支持的候选人,那就是“非民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